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尽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还没有爆发直接的军事冲突,但吐蕃的军事行动却变得愈来愈咄咄逼人:吐蕃不听唐高宗的诏谕,在龙朔二年(663年)年灭亡了吐谷浑,控制了青海河湟地带。龙朔二年(662年),吐蕃联合西突厥弓月部进攻龟兹,次年进攻疏勒,麟德二年(665年),进攻亲唐的于阗。唐朝所封西突厥继往绝可汗阿史那步真向安西都护苏海政诬告兴昔亡可汗阿史那弥射谋反,弥射被杀。突厥对唐朝离心,乾封二年(667年),阿史那都支、李遮匐率西突厥弩失毕部归附吐蕃,吐蕃暂时控制了瓦罕走廊。
如果说吐蕃人在西域和青海的军事行动是鲸吞,那么在川西北的行动就是蚕食了。
第521章锦贵
吐蕃人并没有出动大军攻取,但各种收买、威胁、暗杀、劫掠等手段却层出不穷,其目的只有一个,将生活在这一广袤地域的大量羌胡部落编入吐蕃帝国,使其成为吐蕃大军的一部分,威胁成都平原这一唐帝国西府,从三面夹击唐帝国的陇右、关中之地。而面对吐蕃人咄咄逼人的行动,大唐剑南道驻军的反应就软弱迟钝多了,他们很少采取直接的军事行动,而是将那些受到吐蕃人威胁的羌胡部落迁徙到更靠近内地的州郡,以避免为吐蕃人所用。
“为何不出兵应对?”王文佐问道。
“什么?”兴许是因为口音的原故,李晋没有听清楚王文佐的问话,侧耳询问道。
“为何不出兵应对?”王文佐提高了嗓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道理,前任都督总该明白吧?”
“王都督,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李晋苦笑道:“兵来将挡就得有兵有将,而眼下松州那边恰恰就是没兵也没将,自然只能吐蕃人进一步,我们就让一步了!”
“没兵没将?”王文佐皱起了眉头:“这怎么可能?我来时的路上都看到了,成都这边人烟稠密,士民殷富,不要说洛阳,便是长安周围都有所不及,怎么会没兵没将?”
“王都督你是有所不知呀!”李晋长叹了一声:“这里的确有钱有粮也有人,但确实无兵,松州那边是关中陇右来的客军,人数不多,战心也不够,自然抵挡不住吐蕃人!至于为什么?你知道剑南道一共有多少折冲府吗?一共11府!”
“11府,这么少?”王文佐吓了一跳,他一路上都把时间花在研究松州周围的兵要地理上了,对于剑南道的兵府数量倒是没太在意,毕竟他只是松州都督府都督,又不是剑南支度营田处置兵马经略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11个折冲府的确少的有些出乎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