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李老爹把揣到怀里的银子又给还回来了。
刘大人说着,身边小吏就把官员们凑的银子还给大家。
不管怎么说, 没有花钱,就把事情办了。
这是好事啊。
而纪元制定的计划里,也剩下最后一项。
稻鱼鸭的共生。
后两个需要银钱去买,只要等到明年四月,本地春耕之前买齐就好。
有些修完水渠的村民,都已经去山上砍木材了。
不止白越寨一个村寨靠着砍木材换取其他物资。
一直没说话的纪元道:“要让大家注意安全,这山太险了。”
纪元这话有些多余。
可他不由得不多讲。
当地人都知道这件事。
可除了吃饱之外,大家想要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镇南关的美酒,武新府的好布。
总想在过年的时候,让家里买些花炮烟火,买些新衣新酒,渴望更好的生活,是每个人都想要的。
所以稻子收完,不少人都会山上砍木头,只等着十一月份有商贩带着物资来换。
他们拿到外面的物资,商贩得到上好的家具木料。
也算各取所需。
只是对砍树人来说,实在太过危险。
刘大人自然也没办法,他们本地人靠山吃山,这么长时间,都习惯了。
所以,纪元的计划最后一项,还要等到明年春耕之前再看看。
也不需要大家都养上鱼养上鸭子。
只要有开头行动的,想来等看到好处。
很多人都会跟着做。
计划的第一项更不用说,宁安州所有人忙的就这个。
但第二项,很少有人直接提起,多是跟第一件事并列了。
但当地人真正做起来,才知道为什么第二项工程叫冲肥。
他们靠着山泉水灌溉,山泉水从上面流下来,纪元则让他们在必经的路口上留个口子,在这囤积肥料。
等到需要用水的时候,肥料从上游冲下来,而这些肥料随着水源,进入各家的田地。
所以叫做冲肥。
而这种方法有多省力,甚至不用过多赘述。
关于肥料的制作使用,更是写得非常精细。
各家种田的老农,深知这件事的好处。
总之,纪元的计划算是完成大半。
明年一定能看到成效。
否则不可能带动宁安州二十多万人一起行动。
宁安州官员们长长松口气。
大家总算没有浪费这么好的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