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错,依旧不敢靠近他们,不就是因为当年的镇南关将士彻底打服他们。
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看,人家镇南将军,确实有这个底气。
说白了。
纪元这边占理。
镇南将军是真的有军功。
两者对比,就看巡察使徐大人觉得那边更好动。
其实最合适的方法,确实是宁安州跟镇南关合作,大家一起赚钱。
那可是三万兵将。
要说朝廷能动吗。
是可以的。
但损失必然不会小。
只动镇南将军?
这位可是上个镇南将军的侄子,是真正的祖上有福德照着。
哎,这些事,果真一团乱麻。
如今扣牛的事。
还是宁安州让让步,大家这事也算过去了。
说到底。
当年宁安州的腊蛮人确实承了镇南关的恩情。
镇南将军一直觉得自己有理,也是因为这事。
不过滇州府知府却不敢说这话。
还是要看朝廷的想法。
看这位徐大人的想法。
如今的情况,纪元也已经知道了。
如果是那位老镇南将军在,纪元还真愿意给钱。
可这位的话,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也太久了吧?
只是这话到底不好听。
算起来,宁安州确实欠镇南关的。
这里的腊蛮人,也确实是当时的镇南兵将保护下来。
虽说五十年过去。
宁安州之后也送了不少米粮物资过去。
可对方旧事重提,他们也不能说什么恩情已经还过了。
那些恩情,是怎么还都还不清的。
也是因此,纪元愿意带着镇南关赚钱。
甚至当初镇南将军一句话,他便带着人马过去。
他能过去,便是能谈。
若不是条件太苛刻,对方狮子大张口。
事情也不会到今日的地步。
算了,这些糊涂账怎么都说不清楚。
两个地方如今都是天齐国的地盘,离得又那样近,说是唇齿相依也不为过。
还是好好看看,怎么彻底解决眼前的麻烦吧。
纪元算了算时间,开口道:“当年跟着征战的老兵,应该还在吧?”
到今年算起来,正好是五十年整。
一般的兵将也就是一二十,二十出头。
若有六十多,七十多的老人,也很正常。
宁安州的刘同知倒是知道一些:“好像还在,基本都是镇南关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