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不强迫。
这也行?
多点粮食,总比少点强。
备选方案定下。
可纪元还是翻来覆去睡不着。
好在一号的二代也快收获。
以及三号的一代同样要出现。
再加上普通稻子也到了授粉的时间,各种稻种可以互相杂交。
这种原始又粗暴的手段,在后世看来,肯定粗糙无比。
但总要有个过程。
只要有用,哪怕一点点作用,都是一种成功。
路过的百姓每次听到这里讨论什么一号二号三号甚至到十号,什么一代乃至到三代。
这些代号听的人头晕眼花。
可这些官吏老农们,却能清楚说出其中稻种的不同,以及还需要怎么改进。
他们对田地的热情,也影响了宁安州很多人。
当地人都知道,他们知州大人带着一群人,正在田地里研究新稻种。
如果研究出来,说不定会更高产。
还有人甚至已经预定了,他们今年十二月就再种一季稻子!
累是累的。
可能多一点粮食啊。
百姓们预定新稻种,让大家研究的更为热情。
一直到六月份,一个意外的人忽然出现。
许久未见的程教谕。
或者说,许久未见的武新府府学右训导,程大人。
从正月份,纪元跟武新府王学政提起程教谕,一直到六月份,这才过去多久?
信件过去,他马上出发,这时间肯定赶得紧张。
上次见到程教谕,还是化远三十八年十二月,在京城那会。
如今已经是化远四十二年六月,差不多四年的时间。
程教谕看看却苍老许多。
完全不像在正荣县的悠闲自在。
程教谕看到纪元,心里也是感慨万分,看着纪元道:“好,长成大人了。”
纪元今年虚岁十九,身量一米八多,平日又锻炼,看着丰神俊逸。
程教谕也觉得他褪去稚嫩,是个青年模样。
还是个极为靠谱的青年模样。
纪元赶紧行礼,虽说他如今的职位比程教谕要高,但程教谕永远是他恩师。
以前的程教谕多半会直接受了,他不是个计较这些的性子。
此刻却硬生生躲开,眼圈红着:“该我谢你的。”
纪元心道。
可别说这些了,以后说不定您还是我的长辈。
两人一路聊天,说的很快,脚步也不慢。
纪元知道,他肯定担心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