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能够做成这样。
裴河宴笑了笑,没把她的这句话当真。
光他知道的,他让她委屈的时候就不知凡几l。她自己不记得,不愿意往回清算,所以才会觉得什么都没发生过。
可一段感情的维持全靠弥补,那终会有弥补完的时候。他有些不懂要如何解开这捆缚住两人的锁扣,它就像一团被小猫玩乱了的毛线,一眼看不到症结,需要慢慢的整理,慢慢的清淤疏堵。
他没再继续刚才的话题,有些事该如何做他心中有数,不必拿出来,条条框框地全让她看个清楚明白。
他只是问了了:“还想在这里继续待下去吗?”
她想了一瞬,点点头:“再坚持看看。”
禅修这码事,说实在的,习惯了科技智能的便捷与无数爆米花式碎片填充的生活,乍一回归质朴,很难习惯。
在这里,做任何功课时都是不被允许玩手机的。接听电话可以,但手机的通讯功能只有在闲暇时才允许打开。
传讯在这里也变得古老又陈旧,小沙弥经常满院跑着去替师父们传话。
钟声则替代了时间的符号,每次钟鸣,钟声的长短、频率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了了听不懂,只能简单的分辨出它是在报时还是在告诫些什么。
每日的晨起早课是固定的,她的功课安排在禅修一周后做了特殊调整,不再是千篇一律的跪香、打坐、冥想和抄经。
初时的不适应在她定下心来想要再坚持坚持时被彻底克服,而真正的修行,似乎也从这些特别的功课开始,逐渐变得有意思起来。
了了后来有在裴河宴的陪同下去竹楼找过云老祖讨茶喝,他似乎对了了在梵音寺里做了什么了如指掌,也丝毫不避讳让两人知道这件事,闲谈时还问起她,这周换了功课内容感受如何。
了了分辨不出,过云师祖是想听她说些感悟心得还是单纯出于长辈关怀小辈随口问问,她便干脆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我前两日有个功课是跟了拙去后山挑水,我一直听了拙说他一天可挑八桶水,但对这八桶水到底有多少却是没什么概念的。结果,了拙带着我去水房一看,那八个桶几l乎是寺里三天的用水量吧?”
别提她那会乍一看见那八个大桶的震惊,生怕自己“挑完一桶水” 的功课无法完成,整个天都快塌下来时,了拙拎了个相对袖珍些的铁皮桶递给她,给她指了指角落里的那个米桶:“你装满这个就行。”
她刚松完一口气,跟着了拙去后山水库挑水时,又发现了这项功课的困难程度压根不在把水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