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阳没有把机会给到自己旗下的企业,并不表示愿意给到它们的竞争对手。
“现在安踏、鸿星尔克、李宁等好几个服装品牌都在跟我们联系。”
“蒙牛、伊利等公司也试探性的跟我们接触。”
“那我们到时候就搞一个招投标,看看哪家企业的综合报价最合适咯?”
赵思宇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对此,曹阳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
“目前我们的技术团队已经对回收的一级火箭做了相关的确认,有部分问题将会在后续的产品之中持续改善。”
“这台火箭要重新发射的话,个别零件也需要重新的安装,最终估计要一个月以后才能具备发射条件。”
说完题外话,赵思宇肯定是要重新回到正题上面去。
启明星9号虽然成功发射了,但是并不表示他的工作就结束了。
相反的,那只是一个开始。
星链卫星系统的几万颗卫星都在等待着生产和发射呢。
启明星9号的第二枚、第三枚,甚至是第四、第五枚火箭都是可以开始安排正式的生产了。
到时候多台火箭同时进入到发射准备,可以确保每个月都有火箭发射升空,不断的把卫星送到太空上去。
下一步就可以开始考虑星链卫星系统的组网了。
为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星链卫星的影响力,曹阳肯定不会等所有的卫星发射完毕之后才开始使用星链系统。
只要有个几百颗卫星在天上,完全就可以先在华夏把系统给搞出来。
到时候不断的完善就可以了。
“第一次虽然是发射成功了,也成功的回收了。”
“但是第二次能不能成功的重复利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做完各项检测之后,尽快的安排第二次发射,让大家真正的见识一下什么叫做重复发射。”
曹阳的思路很清晰。
一方面继续生产几枚启明星9号来准备发射,另外一方面已经成功发射的产品,也要继续利用起来。
甚至他想着能够最快的时间安排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发射,以便最终确认启明星9号到底可以重复多少次。
这样子对于后续的发射任务的安排是更加有利的。
这就像是开发汽车零部件的时候做耐久测试一样,不断地做测试,一直做到超过设定的条件之后零件也没有损坏。
或者继续不断地做下去,一直到零件损坏为止。
启明星9号的重复利用次数,也是需要用类似的方法来进行确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