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娅本来以为那三位邻居至少也要一段时间才能想到怎么织纱——虽然她自己其实会织,但米娅没有跟她们说,主要也是不想再惹眼了——虽然现在就已经很惹眼就是了。
但这三位确实是十分厉害的纺织者,隔天她们就来找米娅去看了她们试织的一小段纱布,经纬稀疏,网格大小一致,完美的符合了她的要求。
米娅问她们是怎么想出来的,通力合作的三人也没有隐瞒:“我们就是先把竖线在织布机上排列的稀疏一些,确定好距离然后再按照平常的样子去织布,不过横线都是剪成一段一段的,然后等织的差不多了,就隔几条横线抽走中间的几根,留出格子。”
这其实是个笨办法,米娅知道的织纱的方法也不是这也的,但不得不说很有用。
甚至,为了让需要抽出的横线更方便抽离,她们还特意把这一部分的线两端留长一些,然后不抽离的那根留短,这么以来她们就不用专门去数线了,只需要把那些特定长度的线抽走就好。
米娅看向她们使用的织布机,还是非常原始的踞织机,连就是抵在腰上用的那种,而华夏这个时期早就开始使用的足踏式织布机连最原始的版本在欧洲这边都还没有出现,可见其在织布上的发展十分有限,也因此布匹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不过米娅印象里脚踏式的织布机好像就是从华夏传到国外去的,在珍妮纺织机被发明出来之前,华夏的纺织技术一直都要领先西方几百年。
现在没了华夏,米娅觉得只能靠自己了,不然用这种踞织机织布,以后她要是还想定做新的布,得等多久啊。
把这事记下,米娅继续检查她们织的纱布。
抽线的织布方法虽然有用但确实麻烦,所以给她看的样品也是很小一块,新织出来的细亚麻纱因为亚麻线本身的柔软性而软趴趴的,和米娅需要的雪纺欧根纱那样的硬挺度是不一样的,不过这些可以通过给布料上浆来改变,所以米娅对这块样品布料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她们想出的办法是麻烦了点,还有很多的改进空间,但织出来的布确实达到了米娅的要求。
“如果要先做出足够一身衣服的布料,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三位妇人大概算了下道:“最快也要五六天吧。”
这个时间还可以,不会耽误什么。
米娅和她们说好到时候直接把纱布送到编织小店去就可以了,就与她们道别离开。
回家以后,米娅第一时间又去看了那些虫卵,昨天陆陆续续的很多虫卵都有了要孵化的迹象,早上出门前她还清理了两个,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