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够,哪里还敢说重话。但一味的赔笑脸,只会丧失ceo的威严,最后事情没做成,老专家们拍拍屁股跳槽了,自己怎么办?
徐锐不禁皱眉陷入了思索,回想起两天前在合市的那一场论战。
“现在全世界都在研究液氧甲烷发动机,我们再回头去搞液氧没有,如何算得上高新科技?我不否认液氧没有的成熟,但某方面煤油好,某方面甲烷好,综合比较下来各有利弊;或者,液氧甲烷是新东西,新东西会有成长期,当前我们就要鼓励百齐放。如果我们不研究,就会落在别人的后面。”这话是张小平说的。
彭小波则认为:“现在液氧煤油的技术最成熟,历史上推进剂也是煤油,如果从安全角度来说,我是支持煤油的。那些缺点优点大家都知道,细说没意思。大家都发表下看法吧。”
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好在经过几个小时的关门会议后,大家一致同意将液氧甲烷发动机做为研究方向。
因为从动力角度来看,比较多的环节对甲烷有利,如传热设计容易、增压设计容易、重复使用容易等,可以一言以概之,即“动力爱甲烷”。
且甲烷价格便宜,性价比更优秀。
但这些都不足以让众人确定甲烷做为研究方向。
因为这种就抵不过“安全稳定”四个字。
最后,徐锐搬来了救兵——陈平江。
陈平江在听完了各方意见后,笑着问了一句:“火星上有煤油吗?”成为压死稻草的骆驼。
让支持液氧煤油的专家们大眼瞪小眼,再也说不出话来。
是啊!
火箭在地球月球上飞飞没问题,但如果去火星呢?
马斯克都要去火星,咱难道不去吗?
祖布林的那本《赶往火星——红色星球定居计划》里正好有答案。
其中大致可以解释为,利用火星的资源,可以轻松实现甲烷的补充。
动力爱甲烷,总体用煤油。动力爱甲烷的理由很多基于优化;而总体用煤油的理由很多基于安全和风险。不同的需求决定了大家的选择,只是现在重复使用、探测火星等开启了新的方向,总体是否需要战略转向呢?
说到底,航天是需要有些想象力的。
陈平江道:“我理解大家的角色还没转变过来,很多时候从‘稳’字出发,当然这并没有错。但民企和国企是不同的,国企为了安全可以不顾一切,在国家层面上,火箭能否顺利升天入轨代表了国家的脸面,说的严重点这就是政治任务。一旦失误,浪费的是资金,是大家的心血。如果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