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坊、万福坊这样的里坊中消失掉。
当然,里坊不会直接对这些人家出手。
表面还是邻里友好,温情脉脉。
可在那套冰冷到近乎严酷的机制之下,这个家庭一定是无法长期在里坊安稳立足的。
比如常平坊“薛驼子”一家,哪怕薛驼子没有被擅长易容伪装的淫贼盯上,只剩薛驼子和薛婆子两个老人的“薛家”,最多也就一二十年的光景,就会彻底消融在常平坊的坟地之中。
而他们居住的那栋小院,或许会被推倒重新修缮,或许会原封不动的迎接来一个新家庭的落足。
常平坊这样的里坊,拥有更高天板,更高成材率的另一面,是大量优质人口的牺牲。
狩猎会死人;
采药会死人;
修炼有所成就,想要更进一步,外出游历、与人争斗切磋……通通都要死人。
每一个死亡,很可能就代表着某一个家庭未来希望的破灭。
可也正是这一个个死亡,撑起了常平坊、万福坊这样的里坊代代传续不绝。
撇开那些具体家庭的更替,从里坊的视角去看,这是各家里坊保持住与集市虽有高下之分、却拥有平等对话资格的基础。
那套冰冷到严酷的筛查机制的另一面,是不让那些平庸的、缺乏贡献的家庭一代又一代白女票到这些优秀之人用前赴后继的死亡换来的果实。
刚穿越过来的时候,耿煊对这一切是懵懂的,看得并不清楚。
渐渐的,耿煊自觉窥见了温情表象之下冰冷运行的底层逻辑。
这一度让他感觉震惊和寒心。
最典型的一次,就是里坊高层、包括陈荣山、廖磊等里坊中坚,与康乐集一起“合谋”那些里坊摊贩。
因着前世的经验,在情感上,耿煊下意识的站在了那些里坊摊贩的一边。
因为那次事件,一度让耿煊对陈荣山的观感都变得有些复杂。
可紧接着人家尽心尽力的帮助自己谋求了一个吃空饷的名额,将沾血的银子也分了一份到他手中。
接过银子的那一刻,心中复杂到极点的情绪,到现在耿煊都还记忆犹新。
后来,随着耿煊对这个世道理解得越来越深刻。
不能说他对这冰冷机制有了充分的理解,却更多了一些难辨是非黑白的无奈喟叹。
里坊的手段,温情一点可不可以?
当然可以。
放开那严酷的“人丁筛查机制”,让里坊现有家庭放开了生育,人口完全自给自足,不假外求,行不行?
当然也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