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贵族能杀绝,官僚却是斩不尽、杀不绝的。
赵佗的宴席真的很有诚意,基本上把岭南王国最珍惜的东西全部端了上来,天上飞的,山里跑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其中还有一些珍惜的东西就连长安城的贵族都没有见过。
作为东道主的赵佗劝洛新饮酒,便听到洛新笑着说道:“大王,新奉摄政皇太后之命前来岭南,您又是天子的籓臣,今日您和新能相聚在此,正是因为摄政皇太后与天子的恩典,这第一杯酒,难道不应该敬长安的摄政皇太后与天子吗?”
于是大殿之上的众人都向长安敬酒,随着洛新而来的史官则记载着这一幕,赵佗心中一凛。
果然是洛氏的作风,走到哪里史官记到哪里,洛氏一家的史书,比几个大国加起来的还要多。
而且洛氏还会对史书归纳,从其中挑选一些事情作为思想来诠释,《洛宫春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数百年来,无数儒家子弟皓首穷经在这部书中,想要研究出洛孔二圣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之中很多的思想都被充实进了儒家的典籍之中。
随着宴席结束,赵佗终于有机会询问洛新真正的来意,既然不是为了废除他的王位,那就是需要他做一些事情了。
偏殿的静室之中。
赵佗拱手道:“丞相,您有什么来意,还请示下,但凡是佗所能做到的,一定会应允。”
洛新笑道:“大王不要紧张,新此番前来是送您美名的,让您能够名留诸夏青史的机会。”
赵佗不敢掉以轻心,说道:“佗多谢丞相,您请说吧。”
洛新这才郑重起来,朗声道:“大王,从秦末乱世起,您占据岭南十几年,当年南征军团的大部分人恐怕都已经在当地结婚生子了。您现在是岭南国的王,这里距离长安很远,摄政皇太后和天子管不到您,虽然这里非常的偏远,但是毕竟有百万生民,对您这样的达官显贵来说,完全可以一生荣华富贵,这是您想要的吗?”
赵佗非常想直接说这就是他想要的,但是他知道不能这么说,那简直就是找死,洛新跨越了数千里的距离,可不是为了听他说这么一句废话。
于是当即正气凛然道:“佗当然不愿意就这般度过余生,人活在世上若是只知道享乐,岂不是形同野兽一般?”
洛新沉声道:“大王,新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您是第一位大汉册封的诸夏国主,新对您的期望很深啊。”
赵佗疑惑问道:“诸夏国主?还请丞相为佗解释。”
洛新答道:“顾名思义,诸夏国主便是诸夏之国的主人,至于诸夏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