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室千年,仗义死节,就在今日,愿从君!’
我族受洛氏恩养两百七十年,该是报恩之时。
长公子说那是洛氏之敌,臣曾外祖父便是洛氏嫡子,臣可算洛氏吗?
臣曾闻末年齐愍王自焚前言,不堕素王之血,不堕太公之威,臣亦如此,若洛氏真有大敌,臣今日改氏洛,为洛氏挡灾拦劫,祖宗想必不会怪罪。
愿随洛氏同迁辽东,以洛氏为族、为父、为母,亲而信,心同功,死不旋踵。”
言罢又是重重一叩首,数十人皆出席,如同潮水般跪下,齐齐叩首,这副场面震撼至极,敲击在洛谌心中,甚至胜过那洛宫中的钟声。
这一叩,那风花雪月养尊处优的生活再不见。
这一叩,自此族人生死便不操持于手中。
这一叩,此生都不知能不能再回返中原,不知是否能再见祖先神位,在坟前拜祭。
但他们依旧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跟随洛氏。
因为对素王上皇的信仰,从年幼时就由父母带着颂唱那些圣曲,学习那些诗歌,已经根深蒂固。
因为对洛氏大恩的报答,生活在昭城中,心灵纯净,不理会那些纷纷扰扰,造就了这样的心境。
洛谌跪坐着的身子在微微颤抖,他缓缓倾倒,匍匐在宫殿中,“君等所愿,不敢辞也!”
————
有客经昭国,叹然曰:“昭人有三,一曰素王天,一曰洛氏恩,一曰谨守德,真君子之国也。”——《世说新语·德行》
第773章天命缥缈不过虚幻之梦!
天下未有不透风之墙,况且洛氏不曾掩饰自己的目的,借着卦象将一条条谶语传播出去,胡人将兴,诸夏将衰,洛氏向北,镇压胡国,邀天下王者圣君,意志恢宏之士,同往而去!
然应者寥寥,天下诸人皆视之为无稽之谈。
洛楚奔昭,乃是舍国而去,吴国攻汉都因此结束,谁都未曾料到,他竟然会直接薨逝于北国。
洛希一路疾驰回到吴国中,立刻就感觉到国中局势不对,他远路风尘回到吴国,加上昭城散播出的消息,自然聚首以对,但在席中,对豫章郡公薨逝哀悼后,却陡然沉默下来,对洛氏北迁以及洛希的想法,竟无人过问,洛希立刻就知道,这定然是心中有所大事!
洛希父亲早亡,洛楚薨逝后,他就是如今的江东洛氏之主,见状微微皱眉而后朗声道:“蛇无首将死,国无首难行,先郡公薨逝,吾继公位,然吾年幼,吴国大业,谁来继之?”
“郡公,吴国立时,曾有言,功高者王之,吴国遂以功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