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还是罗马,都相当值得称道,就算是洛苏这种从遥远邦周时期降世的人,也说不出这两个国家是蛮夷的话。
他要脸。
这两个国家有文明,有制度,有自己的道德,某些方面比中原还要先进,说他们是蛮夷,不仅仅是骂他们,也是在骂自己。
相比于波斯,洛苏对罗马的政治制度更加感兴趣,他从罗马的制度中,感觉到了自己当初执政的那种味道。
他是邦周摄政会议的首倡者。
限制君权也是洛氏一直都在做的事情。
但最后随着国土面积的增加,人口的增多,不得不一步步的加强中央集权,有没有一种完整的理论,能够将皇权和中央集权区别开来,于是造成了现在这种局面。
国家疆域越大,就更要保证中央的权威,以防止分裂,中央权威越高,君主的权力就越大,就连洛氏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在这个时刻,洛苏见到了罗马这种贵族共和的政体,给了他一些收获,但仅仅只有一点点收获,因为这种贵族共和太失败了。
洛苏的评价是还不如独夫政治。
当初摄政会议也算是一种贵族共和,比罗马的这个贵族共和,不知道胜过多少。
尤其是洛苏了解到罗马那频繁的内战,立刻就知道罗马这是典型的继承制度有问题,皇权完全没有神圣性,完全依靠武力的皇位,当然不稳定。
而诸夏。
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解决了受命于天的问题,到了素王降世,更是彻底将天的崇高地位固定下来,再配合嫡长子继承制度,才有了数百年的王朝,而罗马的王朝,就连超过一百年都没有。
回想着这些东西,洛苏愈发感觉到了诸夏的优越,在政治制度这个国家最关键的东西上,诸夏的王朝超越了他们千年。
其余的那些不如之处,短时间内,并不会导致力量的失衡,现在自己已经来到了这里,脑海中的蓝图已经彻底描摹完毕。
该是时候回到中原,去让洛氏返回中原了。
出来了几年的时间,恐怕洛氏嫡系行走人间的消息,已经传得到处都是了。
不知道那位晋王杨广成为太子没有。
不知道隋朝现在击败那几个强敌没有,辽东国肯定是不可能击败的,那里地形不好攻取,但西燕国以及冬突厥,很有机会。
想到这里,洛苏沉吟一下后笑着问道:“阿夜、阿镜,你们想不想回中原?”
想不想回中原?
当然是想的。
在传统的观念中,中原四周都是苦寒之地,那些蛮夷都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