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姿色都被冯十二作贱没了,哪里还有出路?要让我一辈子看冯十二的脸色吃饭,不如死了好……”
“嘘!”
苑娇胆子比她小,吃了几次亏,不敢再轻易招惹。
饿肚子的滋味很不好受,苑娇想想就有点灰心。
“我们是斗不过冯十二的,算了吧,阿娥……”
林娥拉她一把,“你傻了?”
她捏捏苑娇的脸蛋,“你看看你,生成这样一张勾搭人的脸,比冯十二差在哪里?苑娘,你甘心吗?”
苑娇垂目,摇了摇头,“甘心如何,不甘心又如何?阿娥你看,我们以为文慧傻,谁知她才是最有脑子的那个。你看她……都做玉堂春的大管事了。”
不提文慧还好,一提文慧,林娥牙都咬紧了。
“文慧这个贱人,必不得好死。苑娘,你还记得那个方公公吗?”
苑娇一愣,“记得如何?”
林娥道:“当初我们差点被将军打发去中京为奴,是方公公将我们解救下来,再奉太后殿下的旨意回到将军府……你忘了?我们是太后的人,不是冯十二的奴仆!”
苑娇眉头轻蹙,“阿娥想做什么?”
林娥道:“别人治不了她,太后殿下可以!”
第33章抱团取暖
冯蕴没有看走眼,文慧办事很利索。
酒楼开张缺少佐料和食材,她亲自带人去石观县采办,对接商家供应。缺少人手,便张贴告示,临时招人。
于是,玉堂春在第三日就鸣锣开张了,即便只有简单的粥、饼、面食等食物售卖,也很是热闹了一番。
冯蕴特地让她在石观县买回两挂炮仗,听响。
玉堂春是全城第一家开张的酒楼,也是唯一的一家。
原因很简单,战时的钱是不值钱的,粮食布帛才是硬通货。冯蕴这么干毫无疑问的亏本买卖。即便五年不收税,那又如何?
尤其,玉堂春不仅收齐五铢,还收晋国制的五铢钱。这种五铢钱为节约成本,偷工减料,老百姓不怎么买账。
而且安渡城里早就传开了,河对岸的信州,齐国集结了五十万大军,要和晋军决一死战。
等齐军收复失地,那堆偷工减料的铜钱用来回炉吗?
无数人在私下里嘲笑十二娘是傻子,但不妨碍她的玉堂春开张。
有人动了,就有人跟着动。
商人嗅觉灵敏,紧跟着,城里的胭脂水粉,笔墨纸钱、当铺茶寮陆续开门营业,留仙街的大集市里,也有了一些外地来的流动摊贩,城里百姓和乡村农户,也纷纷走出家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