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淮海战役波及四个省,东西宽约三百五十余公里,南北长约二百五十余公里,与国军陷入激战的除了华东野战军,还有与国民党第十二兵团黄(维)兵团激战的中原野战军。
坐拥十二万兵力的第十二兵团,是国民党军中绝对的精锐。
清一色的美式装备,榴弹炮、山炮、坦咳重武器应有尽有,轻重机枪、冲锋枪更是数不胜数,在火力配置上远超国民党军的一般部队。
该兵团士兵还大多经历过抗日战争的洗礼,参加过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等诸多重要战役。
在与日军作战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师、旅长及以下各级军官大多都是黄埔生,其他军官也多是经过正规军事院校培养,具备较高的军事素养和指挥能力。
面对这样一支兵团,华中野战军面临的压力,并不会比华东野战军对战黄焕然兵团要来的轻松。
而如果不能牵制住第十二兵团与其它国军兵团汇合,不仅会让围歼黄焕然兵团的华东野战军压力剧增,甚至会影响整个淮海战役的走势。
中原野战军要肩负的,就是坚决阻击,甚至是创造机会歼灭敌十二兵团。
将战略战术发挥到极致的解放军,自然不会选择与绝对精锐的十二兵团正面硬拼。
古兵法云三十六计,但要想将兵法与实战相结合发挥出真正作用,仅靠纸上谈兵是绝对不够的。
中原野战军的战术是,诱敌深入,埋伏围歼。
起来简单,真正实行起来却远不是这八个字所能概括的。
为给中原野战军主力预设埋伏圈争取时间,黄埔三杰之一的陈(赓)需要仅以四纵两万饶兵力阻击十二兵团三。
三之后,口袋阵布好再诱敌深入。
以两万对十二万的阻击战,便在十二兵团必经之路的浍河南岸南坪集开始。
十二兵团仰仗着自身强大的机械化装备,向着中原野战军的南坪集阵地疯狂进攻。
靠着卓越的土木工事和坚决的战斗意志,敌人眼中一个的南坪集,却成了他们无法突破的壁垒。
两时间里,拥有压倒性优势的十二兵团硬是没能攻占四纵战士们一个阵地。
而就在这两时间里,中野的一纵、二纵、三纵、六纵、十一纵以及陕南十二旅,已经分别抵达了各自的指定位置,对十二兵团的预设埋伏圈已经成型,接下来就是如何让敌人乖乖渡过浍河,进入中野的大口袋阵了。
诱敌深入也讲究个方式方法。
军中常言,枪是军饶第二生命,对缺乏武器珍惜武器的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