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就什么都好了。”
这已经是他们这个连倒下的第十二个人了,仗还没打,总攻还没有开始,不能再减员了。
可脚下的步子越来越沉,他也不知道能不能让自己的战友活到战斗结束……
【第一次战役结束后,第二次战役也紧随而至。
此前原定将联合国军和南韩伪军全部围歼在清川江以北的计划未能顺利实施,联合国军主力未受重创,仍有较强的战斗力。
但美军的狂妄自大还在,占领朝鲜全境的意图也还在,那么志愿军们就仍有机会诱使他们大胆跨过清川江向北推进,从而继续实施围歼计划。
但是怎么个引诱法也有讲究。
如果直接全线后撤,敌人也不是傻子,自然会占领各个战略要地后稳步推进,那样志愿军再想实施绕敌后方可就难了,即便能实施,也必然要付出重大代价去攻克占据有利地形的敌军。
据此,彭总再一次做出战略部署。
志愿军以部分兵力依据各个阵地节节抗击,主力则向后转移。
待敌军踏过清川江集结兵力进攻这些阵地时,部队再分别主动放弃阵地,佯装不敌后撤,引诱敌军追击。
这样敌军为了攻占这些阵地就会自动出现分兵态势,待敌人追击时,战线之间就会出现空隙有利于志愿军进行穿插绕后,并实施分割包围。
而这样的诱敌并不容易被识破。
因为志愿军的确在后勤和兵力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不足,“败退”是理所应当的。
于是在第一次战役结束之际,志愿军主动收缩战线,并于11月6日起,仅在联合国军进行不算强烈的试探性进攻后,便陆续主动放弃像飞虎山、云山等阵地。
麦克阿瑟果然做出志愿军也不过是一群亚洲的乌合之众的判断,极为自信地做出了东西两线并进的所谓“钳形攻势”,并出了那句着名的:“我会在圣诞节前将孩子们送回家。”
但是战役的结果会告诉麦克阿瑟和他所谓的孩子们,别圣诞节前打败中朝联军占领朝鲜了,就是能不能活着离开朝鲜都是个未知的结果。
另外要提及的是,在11月5号,第一次战役结束,第二次战役正式开始前,麦克阿瑟下令让远东空军空巢出动轰炸鸭绿江大桥,以及清川江以北志愿军各个前线阵地。
鸭绿江大桥,作为中国与朝鲜隔河相连的重要交通线被空袭炸毁,也意味着志愿军的关键后勤补给输送线被切断。
这给中国后续的物资补给与兵力输送带去了很大的困难。
工业基础与输送能力,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