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梦中一般富足美好。
而今中国的国泰民安,或许就是告慰他们最好,也是后人们唯一能献上的最好礼物。
美军虽然侥幸通过了死鹰岭,但冰雕连传递出的不屈意志,将永远留在他们的脑海中打击震慑他们的侵略意图。
12月4号,西线美军在严冬的庇护下,穿过了志愿军的重重阻击抵达了下碣隅里。
他们用了三才走完了这二十二公里,一路上也付出了重大伤亡,仅伤员就多达近五千人。
多达五千的伤员对寻常军队来,尤其是正在撤湍军队来无疑是巨大负担,可是美军并不寻常,或者他们的装备在那个时代不寻常。
12月5号,美军通过在下碣隅里修建的机场和规模庞大的运输机,陆续将这些伤员送出了战场。
剩下的美军没有负担地继续向南突围。
不过好不容易实现包围战略的志愿军,也绝不会让他们轻易突出去。
从下碣隅里到古土里一共才十八公里,但美军陆战一师,这支美军最精锐的地面部队,却在志愿军的阻击下走了三十八个时,平均每时仅前进五百米。
但此时留给志愿军最后截住美陆战一师的机会不多了。
志愿军受限于后勤补给,单兵携带的炒面仅能支持志愿军在严冬下发起短时间大规模攻势。
如果美军逃出更远距离,志愿军就再难发起有效进攻了。
而水门桥位于古土里和真兴里之间,是美军陆战一师南撤路线上的咽喉要道,同时也是志愿军最后的机会。
截断了它,美军陆战一师主力及其他部队就将被截留在长津湖地区,面临补给被断孤立无援,被志愿军全部围歼的危险。
炸掉水门桥的计划,志愿军早有前瞻性部署,并在12月1号派出敢死队成功炸掉了桥面。
水门桥之下就是高嵩大坝,周遭又无其它可供机械化部队通行的道路,原本以为炸掉了水门桥桥面便可截住敌军机械化部队的志愿军,却发现美军迅速用木制构件修补桥面恢复了通车。
12月4日,志愿军战士再次冒死炸掉了水门桥,美国工兵却又修建了钢制车墩桥。
12月7日,志愿军第三次将桥炸掉,这次连桥墩都给炸了。
可接下来的情况超出了志愿军的认知。
美军从日本用大型降落伞空运了八套一吨多的车辙桥件,然后在桥梁被毁两侧重新架设了一座载重五十吨,可以通过包括坦克在内所有车辆的桥梁,使得美军陆战一师得以通过水门桥撤往咸兴。
1950年12月24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