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从军事出发与从政治出发的战略看法是不一样的。
军事上志愿军已经到了只能被动防御无力反击的阶段。
而政治上,只要联合国军没有吃到足够的亏,遭受足够的伤亡,朝鲜战局就没有和平谈判的基础。
于是在彭总发报后的次日,教员的电报来了。
目前后撤拥护停战是不适夷;中朝两军在占领大田、安东以北后,再进行两至三个月的准备工作,然后进行带最后性质的第五次战役。
国内的指示很明确,只有将敌人打疼了才能听进去我们的话,当前的战役目标是安东和大田。
可是彭总面临的实际情况是,志愿军已经到了只能被动防御的境地,能不能守住三七线都是问题,更别提三六线。
存地失人,蓉两失;存人失地,蓉两存。
彭总只能基于目前最有利于全军的战略做出部署:
西线三十八军、五十军阻敌于汉江南岸,北朝鲜一军团守备汉城看住海防。
东线放敌深入,再集中三十九、四十、四十二、六十六军分割歼担
而后向西线纵使推进,威胁敌西线侧后。
这是一个以退为进,以攻为守的战略。
但是弹药、粮食急缺的志愿军,想要如预期执行这样的战略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容易。
此时战略能否顺利实施的压力,大部来到了负责坚守西线最前沿的五十军身上。
前文有所提及过,志愿军五十军的前身就是滇军六十军,他们打过台儿庄,1948年辽沈战役时在长春起义,抗美援朝中又从第一次战役一直打到现在。
这是一支由云南人主要组成的,原本就有铁军底子的军队。
第四次战役的开端,也由五十军与敌军的接火为开始。
1951年1月25号当日,美军骑兵第一师、步兵第二十五师等部在大量飞机、坦克和炮兵支援下,向志愿军第五十军防守的汉江南岸阵地发起猛烈进攻。
战役一开始,汉江南岸便全线进入激战。
到31号,战斗进入白热化,美军准备了两的火力覆盖开始了,难以计数的榴弹炮、轰炸机、坦克、自行火炮,对五十军阵地进行了长达一个时的轰炸覆盖。
不计弹药消耗的轰炸下,五十军地表阵地悉数被毁。
为了避免被敌饶火海战术大量杀伤,五十军采取了人员前轻后重、火器前重后轻的防御部署战术。
人员前轻后重,即指在防御阵地上,前沿部署相对较少的兵力,而将主力部队隐蔽配置在阵地的侧后或纵深位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