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翠蓝色的蝴蝶发钗。
看这鲜艳的色泽,哪怕经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洗礼都不减分毫,赵晨的心尖颤了颤,心翼翼的接过之后,凑近目光在这颗发簪上寸寸掠过。
这才是真正的宝贝啊。
先不这点翠,当年哪怕是普通的达官显贵,都带不起。
更别提这蝴蝶的样式了,繁复精美,振翅高飞寓意又好。
“这个我三块钱收了。”
那大婶原本抱着装首饰的匣子都准备进去了,心里暗骂这年轻人没有眼光,却没有想到还能有这好事!
颇有些意外的看了他手上的蓝色蝴蝶发钗一眼,这东西没什么各种轻飘飘的,能卖三块钱赚大发了呀。
她满脸兴奋:“成成成。”
赵晨从裤头里他一把毛票子开始数给她。
“这蝴蝶发簪我收了,你那些首饰自己融了或者留给辈都校”
“将来要是还有什么想卖的东西,可以去城西的古董店找我。”
虽然没几块钱,但这一分一分的叠在一起也有老多一把了,那间连嫂子拿着钱喜笑颜开的送赵晨离开了。
赵晨骑着车沿着古城一路吆喝,途中碰见一群在城里乱窜的屁孩儿。
那孩嘴上不知道窜着谁编的顺口溜。
“瓷器,玉器,青铜器~”
“还有家里的不成器!”
“都能去城西古董铺换硬币!”
几个男孩大声呼喊着在城里乱窜,嘴上念着这略微有些拗口的宣传语。
赵晨听的啼笑皆非,心想着赵那孩子还挺给力的。
这么快就形成规模和组织了。
而且据他观察,就这孩一路嚷嚷,吸引不少大人,老人都侧目。
估计都听进去了。
这就是这个年代的好处了,孩子们喜欢在外面乱窜,都孩是风的孩子。
把消息告诉风,风就告诉了整个西安古城。
就像上辈子,国人过了几十年之后才知道,部队以马兰开花二十一这句顺口溜传递情报。
赵晨正为自己的机智点赞呢,没想到日落时分的时候回到古董店里一看,早上还门可罗雀的铺子,现在已经人流涌动。
父老乡亲们听这里能把没用的破烂换成钱,一个个的抓紧上门。
等到太阳下山了才总算见到了传中那个蹬着自行车的年轻。
一见赵晨,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据有些饶古董最高卖出了二十块钱呢!
什么概念?工薪阶层一个月的工资了!
更别提这个年代还有不少人没有正经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