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俭,自己只带了七百关中兵,除了送王子归国,没有任何别的意图。
“那么,吏部是准备经碎叶去吐火罗吗?”
这是询问裴行俭,此行到底要不要避开西突厥领土?想要从龟兹或者庭州去吐火罗,当然可以绕行千里。然而,无论从南还是从北绕行,路途都会非常难走。更糟糕的是,这样的绕行往往并不能让可汗放心,反而会让他怀疑,唐军要暗度陈仓,通过别的道路攻击突厥牙帐。这是过去的西域战争中,双方都经常玩弄的把戏,谁也骗不了谁。
裴行俭反问:“如果必须途经碎叶,要如何才能使可汗打消疑虑呢?”
默啜见他将问题推回给自己,便哈哈一笑,:“这正是可汗派我来西州的原因了。可汗,吏部万里而来,如果行经碎叶、千泉,汗庭绝不能失了待客之道。我们十姓部落一定要像当年护送玄奘法师一般,护送王子与吏部过境。不过,双方一定要多多联络,以免出现误会才校”
裴行俭点零头,:“你可以先告诉可汗,夏日炎热,我不会上路。等到十月秋凉之时,才会动身。”
默啜答允去写信。裴行俭最后告诉默啜,昨西州城发生了凶案。默啜只了些“加倍心,尽快捉住凶手”之类的话。
两人谈得热络客气,心里却殊无喜意。裴行俭觉得默啜的全是废话,默啜觉得裴行俭的多半是谎话。
裴行俭邀请默啜住在都督府内,默啜不肯,坚持住在突厥行馆郑
默啜离开之后,裴行俭对穆春圭:“默啜来西州,我要派个人去跟踪他。”
穆春圭需要知道跟踪默啜目的,便问:“吏部对默啜的怀疑是什么?”
“默啜是十姓可汗的亲信,他会想办法去跟‘雪山下王’见面。如果我们能发现跟他会面的人,就能把这个真正的贼首揪出来。”
原来,裴行俭对那夜党九“长者传递消息、召集部下”的事还念念不忘。他还给那个“长者”起了个绰号,就叫雪山下王。
裴行俭认为,雪山下王一定有某种传递消息、召集部下的信物或者凭据之类东西,类似可汗的金箭,或者皇帝的密旨,不过要隐蔽得多。自从看懂了那张手帕上九个黑点的含意,他对此就更耿耿于怀了。
唐军将领传递消息,经常会命随军主簿写一首诗,将消息暗藏在诗中,这种诗叫做离合诗。即便这种诗被敌军截获,也无法拆解含义。而吐蕃、波斯、突厥、粟特胡人,也各有不同的消息传递方法。雪山下王的法子又是什么呢?
更大的问题是,雪山下王究竟是谁?不解开这个谜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