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把怎么也有三两,相当于他一个多月工资,心里那个美啊,聊起来更带劲了。
一个多钟头过去,曹钦全带着两台设备回来了。
“齐哥,这设备一一台三十,两台六十,一个月一千八,这都能雇七八个人了,不划算啊!”曹钦全直。他敬重周齐,但也有自己的坚持和倔强。
周齐听了乐了,曹钦全一向实在,抠门得像个持家的婆娘,心细人也实诚,账目这活儿交给他算对了。
见他有点委屈,笑着拍拍他肩膀:“时间就是钱,效率更是金,雇九个人能有这俩机器效率高?”
“人多了,感觉也差不离吧。”曹钦全。
“人会累,累了要歇,歇着就没活儿干,效率就掉链子,机器可不嫌累。再,光靠人力,万一伤了人,补偿金不还得给,机器坏了修修就好,这笔账你算算,哪个划得来?”周齐一分析,曹钦全一琢磨,还是机器靠谱。
心里敞亮多了,但还是念叨:“齐哥,我觉得雇人好,人多显得公司热闹。”
“你这哪是攒人气,分明是添堵,八九个人挤一堆,能比这两台机器显档次?”周齐简直无言以对。
公司的实力,不是靠人多势众,得看硬件硬不硬。这两台设备一摆,那就是实力担当,让人一眼看出业务量不简单。
可人堆一块儿,还以为是非法集会呢。
懒得再掰扯,周齐一挥手:“得了,少啰嗦,快去把设备弄利索。”
曹钦全挠挠头,心想:设备有啥好看的,冷冰冰的站那儿。他这观念老旧,总觉得人才是王道,哪知未来工厂机器比人多,自动化、智能化指日可待,棉纺厂改革就是活例,机器换人,已领风气之先。
曹钦全指挥装设备,张秀萍也回来了,大包包提了一堆,统共才花不到百元。递上钱和纸条:“周总,跑了三家照相馆,价和电话我都记这了。”
“好,谢谢萍姐,辛苦!”
“客气啥,事,那我做饭去了。”照相馆价差不多,贵也就十几块的差。
价格不是周齐关心的,他要的是召之即来,服务随时在线。挨个拨电话,两百块搞定,定了家桨红日”的照相馆。
另两家,不差在价不在低,而是不能随叫随到。二十分钟后,设备一开动,效率噌噌上涨。摄像师也到位,按周齐的,先拍了几张工作场景,又拉上周康车前,握个手咔嚓一张,那架势,像签了大单似的。
周康乐得合不拢嘴,干这么久,头一遭这待遇,拍照时挺胸抬头,感觉自己星光熠熠熠熠生辉。又半时,两车苹果满载而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