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却没有分毫。
接着他又去了萧府,宋国公萧瑀接见了他,在李渊那儿无功而返之后,执失思力知道萧瑀是大儒,进门就开始哭诉突厥百姓的惨状,并传达了突厥愿意向大唐俯首称臣的悔改之意。
萧瑀得知这个消息觉得很开心,觉得自己等文人有了用武之地。
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乃是上策,不通过你来我往的直接的拼杀,却能使敌人不战自降,顺心降服,在萧瑀这群文人看来是为大善,是为大仁。
所以在听完执失思力的哭诉之后,萧瑀的心已经动了。
朝堂上安静得可怕,所有人都知道突厥已经向大唐认输了,今日朝会所议论的定是打与不打的问题。
可是帝心难测,所以不知道陛下对待此事是何种看法。
萧瑀昨日已经有了腹稿,等执失思力哭诉完并递交国书之后,萧瑀话了。
他先是了韩信,接着了齐桓公和管仲通过不战而屈人之兵,用狐皮打败了代国,然后又讲了孙膑应对楚汉之争的局面。
在尚书萧瑀铿锵激昂的举例对比声中,执失思力哭声像是伴奏一样全程跟随。
萧瑀终于完,不少文人开始出声呼应,不是这些人不爱自己的国家,也不是这些人已经倒戈倾向了突厥。
而是这些文人都太过于理想,把问题想得简单化,他们认为突厥既然已经俯首,那就没有必要打下去了。
我们要显示我们泱泱大国的气度,我们不要做那赶尽杀绝之事,我要做上国,做君子国,做那上邦。
在所有朝臣附和声结束之后,李二心里不断地叹气。
他突然很想颜白,他很想知道颜白如果面对这样的场面会些什么,看了一圈没有看到颜白,才突然想起来这家伙身在茫茫的雪原之郑
李二深吸一口气,淡淡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颜中书侍郎,你觉得这仗打还是不打呢?”
颜师古没有想到陛下会问自己,把笔交给身后的谏议大夫褚遂良,颜师古看了一圈,回道:
“回陛下,圣人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君臣卧薪尝胆三年有余,才有了今日,臣觉得颉利可汗厉兵秣马三年也能恢复昔日荣光,诸位觉得呢?”
颜师古的意思很简单,直白,就是忍不了,要做就做绝。
萧瑀看着陛下微微颔首,心里气急,大怒道:“颜籀,你是圣人子孙,莫不知仁义二字如何写?”
颜师古拱拱手:“我不仅知道仁义二字如何写,我还知道所有将士最大的梦想是封狼居胥,我还知道异族最大的梦想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