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明柳暗,柳暗明
伦敦,装饰一新的白金汉宫中,身体不太好且脑子还时不时出点毛病的乔治三世,正在与首相小威廉.皮特等进行紧急商议。
而议案就是要发起多大规模的动员,以应对目前的局势。
注意,讨论的是发起多大规模的动员,而不是发不发起动员。
莫子布对历史的了解,还是太粗浅了,他被历史上印度对英格兰的重要性,遮住了眼睛。
同时,大虞派到欧洲的情报人员也不够专业,他们把视线聚焦到了军事和政治上,但唯独对经济很少了解。
所以,莫子布得出了英格兰不着急干预法兰西大革命的结论,但实际上,英格兰比谁都急,他们急的都快疯了!
这是因为,此时英格兰最大的市场,并不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印度,而是近在咫尺的欧洲。
真要是依靠印度人来购买英格兰的工业品,就风帆商船的效率,黄菜都凉了。
所以,支撑英格兰庞大工业生产的,是海峡对面的欧洲大陆。
你以为英格兰的资本家为什么要搞出一个二十岁年轻人进入工厂,五年后人就报废的极限压榨制度,以及那些堪称恐怖的童工使用办法。
这都是为了降低成本,为了获得市场。
英格兰在不列颠岛上把成本压低到了一个欧洲大陆所有国家都无法与他竞争的价格,然后向整个欧洲销售他们的纺织品和各种各样的工业品,以此获得了巨额的利润,甚至让纸币英镑拥有了一定国际信用货币的能力。
而印度对于英格兰来说非常重要,那是贸易保护这个武器被欧洲大陆国家发现以后的事情了。
当各国通过贸易保护,人为抬高了英格兰商品的价格,使英国商品失去竞争优势后,英格兰才努力开发印度,使之替代一部分在欧洲失去的商业份额。
而在此之前,英格兰对于印度的策略,就是单纯的收人头税,直接了当的捞钱。
“陛下,我们必须要最大限度的动员,因为如果不这样,法兰西就会控制整个欧洲大陆。
而当大陆上的所有国家都听命于法兰西之后,他们很可能会封锁海岸,不跟我们进行贸易。”
亨利.阿丁顿的话,绝不是危言耸听,虽然此时通过关税进行贸易保护的法子还没被普遍应用,但是贸易封锁欧洲人早就驾轻就熟了。
乔治三世有些畏惧的叹了口气,他是真的怕了,当年新英格兰闹出乱子的时候,也是下面人力陈必须要狠狠地打,结果呢,差点把英格兰弄进了万丈深渊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