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好能在其他地方混个副将、参将什么的,老了靠着存下来的银子养老。
但是在大虞,莫皇帝给了他完全不一样的选择,那就是五万亩地,两千多治下百姓,不会被皇帝一声令下就会剥夺的爵位。
他保泰想把女儿嫁给汉人,就嫁给汉人,他儿子想娶汉女,就娶汉女,再也没有人为制造的隔阂。
再也不会嫁娶要查祖上五代,因为圈子太小,不注意就会娶了自己远房姑姑或者嫁给了自己叔叔。
而这些,都是在当旗人的时候,无法获得的,旗人的皇帝最怕旗人独立自主了,绝不会放松对他们的控制。
山北镇的镇守使是一个体态偏胖的中年人,三十七八岁,是宁夏郡王府里面的家生子,圆头圆脑十分讨喜,但看着不像是军人,更像是个商人。
或者说,这家伙确实就是商人出身,他原本是替李献文管理煤炭产业的。
也别看镇守使听起来好像很威风,夏藩的镇守使跟南洋的镇守使,完全不是一回事,甚至都没有多少行政权力。
比如山北镇的镇守使,命令出了山北镇这个镇子,那就不好使了,因为四野八乡都是堡主们的封地。
山北镇唯一的作用,就是这里是商贸的集中区,堡主们以及堡主们治下的百姓可以来这里贸易,互通有无。
且由于堡主们都住在乡下自己的砦堡中,遇上了大事需要商议而县城又远的时候,就需要这么一个地方可以临时商议下事情。
而李献文这个大王,需要向下面传递一般信息的时候,也需要通过镇守使直接下达,以避免王府的权力被掌握着县令之位的大封臣给架空。
说白了,这些镇守使所在的镇,就是李献文控制各地的触手,
夏王府通过镇子将各地的贡赋、人力等汇集到王府,又可以通过镇子在商贸上控制各地堡主,再赚一些贸易上的钱和向过往客商收税。
这不,看到堡主们都到了,李镇守使立刻就吩咐书吏过来,将每个堡主要提供的武士、民夫、粮草等等记录下来,随后便吩咐后厨开席,算是出征前的犒劳。
镇守使衙门里面在开席,外面也在开席,只不过等级和规模非常严格。
堡主们的汉家武士是在衙门外的书院中摆着宴席的,虽然称不上山珍海味,但烤全羊,炖猪肉和自酿的米酒、葡萄酒、蒸馏白酒,管够。
除了他们以外,回部武士也有席可以吃,烤全羊没有,但是羊肉、猪肉、家鸭肉和白面馕饼还是管够的。
什么?你说他们应该不吃大耳朵羊和短鼻子象,是有不吃的,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