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俱乐部下,青训梯队从u12就开始有了,并且u12都是在八九岁就进入了俱乐部青训的体系,通过寒暑假在训练,比赛,等到12岁时,还在梯队里的已经是筛了好几道后留下来的篮球苗子。
骨龄也测了,特点也分析了,已经开始从业余转半职业化训练了。
等到u16的阶段,更是如此,完全脱产文化学习,全日制的训练比赛,其中最好的苗子,都开始在省16,国16去参加比赛。
概况的来说,校园体系是量大路窄门槛低,青训体系人少质强门槛高。
两条路,都很难走。
更何况,青训坑很多,很容易让自己不自由。
陈放在纸上写上校园和青训,然后圆珠笔在两个词之间,划来划去。
先走校园,再去青训,两者反复横跳?
陈放头疼的摸着额头,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啊,这球星梦经不起细敲。
“砰!”砸了下书桌,陈放下了决心。
自己有身体,有技术,这些都是自己的本钱,瞻前顾后不是自己的风格。
自己要像孔雀开屏一样,尽全力展现自己的实力。
打了十几年野球经历的陈放很清楚,篮球就是要尽可能的拓展自身的知名度,才有概率抓到那高不可攀的机遇。
计划赶不上变化,有机会要抓住,没机会,自己创造。
今年春节前,自己的名字,一定要有一个较高范围的知名度,这个节点越早越好。
要出名,要趁早。
自己现在已经是16岁了,已经属于希望的末端,要是等到20岁再来谈,很多大门都会对自己关上。
那么现在当务之急,就是提升身体强度。
自己的弹跳很吓人,陈放很清楚高中的时候,受了几次大伤还能随便抓框,其素质可见一斑。
而现在要做的就是避免受伤的同时,加强自己的下肢力量,尤其腿部的小肌肉群和关节柔韧性。
练腿这个是核心,最为关键,要想以后不受伤,越早打这个基础保障越长。
这里面涉及到器械,营养,药物,训练师,场地等等。
而这种种都需要一样东西,一个字:钱。
大量的钱。
陈放在纸上重重写了一个钱字,然后闭眼思索许久,根据自己以前的训练心得和见识,约莫估算了下,在钱字后面写上:10w。十万!还是第一年的投入,这么一大笔钱,家里有,但什么理由可以让父母拿出来?
陈放轻摇头,否决了从家里拿钱的念头。
在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