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婆娘娃子就……”
他一开口,桌上气氛都沉重了几分。
他们这一桌都是贞观的,下初定,谁家没有几个饿死的亲戚甚至是至亲。
一时都默默流着泪。
“要是能带回去给家里耶娘尝尝就好了,我记得我还是很的时候吃过一次肉,我阿耶阿娘一口都没吃,全留给我们兄妹三个了……再后来家里只剩我一个,也再没吃过肉了。”
不只是他们,秦汉三国那边也一样,在原始欲望——饥饿,被解决后,都陷入了悲伤环节。
那百姓们日常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呀?他们多数都是工匠,还能靠技术吃上饭,但遇到灾年他们也得看着飞涨的粮价勒紧裤腰带。
不肉食和香料了,纯白的米饭就是奢望,有梗米吃都是好人家了。
吃完饭准备回去上班的正式工们看到他们这个样子。
心里没有什么鄙夷,自己以前不就是这个样子嘛,甚至还不如人家,他们有些是地里刨食的农人,时不时挑点菜进长安城里卖。
遇到像贞观二年这样的灾年,就连活命都得费尽力气。
有些工匠坐的离游客们近些,倒也有大着胆上来攀谈的。
比如大汉施工队的,之前未央城刚开工那会就有不少游客来看施工。
还教了他们新的号子呢!
此时一个之前负责过打夯的工匠和旁边桌的游客聊着。
“郎君,你们这菜,平日里也常吃?果真吗?”
在听到游客表示这菜只是家常菜时,周围一圈的大汉工匠都不淡定了。
“真的,而且这个菜太重油了,吃着有点太腻了。”那名游客只当是这些工匠平日过的苦,少了些油水。
虽然凭借他们的手艺也不像是吃不起肉的人,但那吃饭的场面骗不了人。
一个个前半场就像是饿了半辈子似的。
他这话出口,更是激起一阵惊呼声。
龟龟,我都听到了什么?油太重,太腻了?
这是哪家的膏粱子弟?
“这位郎君看来是颇有家资啊,我们想这口油水都想了好久了。”
“害,我就是个普通老百姓,哪有什么家资啊,这些菜只要经济情况允许,不吃,偶尔解解馋还是很简单的吧?”
又是一阵羡慕的声音。
在不远处听到这些谈话的帝王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面色低沉。
差距太大了!
这不是一顿席,这是扇在封建社会君主脸上的耳光。
有后世如此,谁敢称盛世?
“子美,你们那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