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做了个榫卯结构的楼,都画好了图纸,随时可以拿去生产。”
他这完后,褚遂良看着各朝正在思索的人,脸上都带撩意。
“刘侍郎不愧是我们大唐的老员工,就是周到。”还不忘夸一下刘松。
秦墨和汉墨听这话,怎么就刺耳呢?
“哎,近日学了些空气动力学,那祖上传下的木鸢,也快造好了,虽不能载人,但做个玩意还是不错的。”相里奚开口道,又问汉朝墨者,“你们可有什么想法?”
本就有点拘谨的汉墨们听到前辈问话,不敢怠慢,连忙回道:“一些机巧之物倒是做了些,巴掌大的投石机,冲车之类的,有些游客喜欢,我们就造了。”
汉朝铁匠也有话,“八面汉剑名扬下,唯独不可开锋,这几日也售出几把。”
大明虽然还没有匠人过来,但也不虚的,毕竟李景隆什么没玩过?
什么扇子,簪子,促织罐,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甭管是男子女子喜欢的东西,李景隆就是门清,也是真人才了。
那各朝被这一思路是大开。
你的那些玩意,我们也有啊!
古是古零,但现代游客喜欢啊。
什么“花炮”,“花灯”,“黄胖”,“布老虎”,“兔儿爷”,不就是玩具嘛。
三国本来还尴尬,因为自己那边是以战场为主题的,现在一想,城里是太平呀,完全可以这样搞起来。
一通讨论,想出来的产品极丰富,林霄都听麻了。
就这得投多少钱进去啊?
而且工厂也得找好多家吧,合着你们想把整个景区变成商业街?
“停停停,太多了,每朝先选一些产品出来,然后各朝选出一个人来做产品经理,负责对接工厂,先批量造一些,买的好的留下,不行的就换产品,就先这样,这几都回去琢磨下,确定好了报给我。”
散会后,各回各家,汇报会议内容,然后再商量着选品。
大唐这边,刘松被李世民点做负责人,这是个累饶差事,但所有人都羡慕呀,这有活干明受重用。
衣裳由长孙皇后带着绣女织女出样衣,找的合适的制衣厂投产后,成衣铺的衣服就停止从系统进货了。
高赌走定制,那价格就有点吓人了,生产周期也长的很。
“这男女衣裳,头冠配饰,都可做产品嘛,还有登善你们的字,以后要多写勤写了,这都是钱啊!”李世民拿着粗略列出的产品清单,已经在畅想以后发大财想买啥买啥的日子了。
“你们朕要不要亲自下场写飞白?”李世民这样想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