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让陛下自己回寝宫Emo吧,让往前看嘛。
林霄直接答:“贞元八年,韩愈,皇帝是李适,李隆基的曾孙,大唐的不太平的年景来了。”
李隆基站起来了!终于啊,他不是大唐辈分最的了,也不知道啥时候能见到曾孙。
麻烦的是,李适在位时,藩镇没少乱折腾,不过也好,算是给开元提前实操一下了。
还有一个点就是,自贞元五年高僧悟空回国路上见到郭昕后,谁也不知道,西域还在不在。
好一个中秋夜,乐时也有愁事来。
李世民也没心思烦儿子和未来媳妇儿媳的破事了。
新副本开了!回去还得对着史料开会呢。
至此大唐员工招满,招了大唐顶流,招了新皇帝,招了女帝,开了新节点,来了个开展古文运动今年刚进士及第的韩愈。
瞧瞧宋朝那边,皇帝女帝他们没兴趣,李白韩愈他们是敲锣打鼓,尤其是苏轼,已经在琢磨明要不要和视频里那种粉丝接机一样迎接。
都是偶像!
接着到了宋朝的招聘,诶,这众人又期待起来了。
大宋菜是菜零,文采确实牛逼,赚钱也是。
趁着大伙下班前,林霄赶紧报人名。
第一个出来的人,苏轼苏辙就笑了,老熟人曾巩啊,同年进士,龙虎榜人。
临川文学代表人物,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平生不好抒情,就爱写踏踏实实的文章。
在当时也是好在遇着欧阳修主考了,要不然够呛能及第的。
今年被召回京城编校史馆书籍,二苏都能想到曾巩来到后看着正经历史人物当面,会是个啥反应。
来了景区,正好的踏踏实实的和苏辙一起干点政事。
对于曾巩,明人就没啥感悟了,咋呢,文道上确实不错,政治上一般般,也没苏轼他们那么会玩。
毕竟唐宋八大家这个法,得到明中期才出来,现在各位还没成团。
第二位人名一出,大伙都把目光聚焦苏轼,未来要搞你的人来了。
王安石。
文人相轻,王安石可以和三苏都有过节,苏洵的文风王安石一直不喜欢,觉得不过是兵谋,权利,机变之言也 。
然而苏洵对王安石印象更差。
老王自来就不拘节,不修边幅,不打扮,虱子王。
当年嘉佑元年欧阳修的宴会,他俩就面对坐着。
属于是谁也瞧不上谁了。
和苏辙的过节则是就在最近,前段时间二苏不是考制科去了嘛。
苏轼稳稳当当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