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亲队伍暂时在外候着。
随后是入堂郑
围观的游客好奇的问着身边的大明员工。
“不打的吗?”
“堵门呢?不是一路杀威棒打过去的吗?”
印象中最热闹的一幕并没有出现,没有什么女方亲戚拿着木棍扫把打过去。
一时间居然还有人有些失望。
被问到的大明员工也有点纳闷,结婚还打人?什么毛病嘛:“呃……不知这打人堵门是何处习俗,反正我们那,没见过。”
“这位郎君的是南北朝出来的习俗吧,催新妇打新郎,《酉阳杂俎》载北朝以杖打婿为戏乐,被擀面杖打死的都有,这大喜之日,有些东西,不是古的就是好的,我倒觉得这样和和美美的多好。”
同样过来凑个热闹的褚遂良扇着折扇,笑眯眯的和身旁的游客解释道。
其实从南北朝开始传下的那种陋习,在后世各朝的一些地方也常有出现,但往往是越低级的越爱玩这些,这要是哪个高门大户传出打死女婿的事,指不定得被笑多少年呢。
而现在都多少世纪了,还有裹脑的把陋习当习俗供着。
比如闹洞房揩油女方,就常见于宋,实在绿毛龟最爱,难以理解。
景区婚礼都是各朝皇后来操持的,主打的就是一个谁也别折腾谁,规规矩矩按各朝礼制来。
整个流程,是做足了仪式感,甚至在婚礼前还有明朝人来教怎么行礼,些什么。
包括出家门前,两边都进行了醮子醮女仪式,这也是新郎新娘人生头一回三拜自己的父母,此后自己也会有个自己的家,也会成为父母。
眼窝浅的父母当时就绷不住泪了。
提前记好的台词也不念了,临场发挥,换成对子女未来的叮嘱与期盼。
此时的新郎,还得再跪一次,并捧着两只大雁行奠雁礼。
待到侍女把大雁收下。
新郎开口道:“某受命于父,以兹嘉礼,恭听成命。”
“吾固愿从命。”
拜过岳父大人后,新娘出阁,再拜父母,启程还家。
也没有什么弟弟背着姐姐出去以免带走了家中财阅习俗,就盖着红盖头,由侍女搀扶端庄走出。
出了外边,那热闹可盛了,乐队继续吹打起来,游客继续拍照,拍新郎新娘,拍那八抬大轿,祝福声不要钱,可劲往出。
除了白马新郎官,这轿子是最显眼的,朱元璋带过来的至少也是个国公家娶亲用的,没有那种闭塞的压迫感,还与时俱进的塞了海绵垫子。
连抬轿的都是大明的士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