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有弱水替沧海,再无相思寄巫山。
第二正常上课,课间时间,导师把我叫去做思想工作,要我去戏剧班演祝英台的替身,帮他们解燃眉之急。我再三婉拒,甚至直接抗拒,惹来导师一阵严肃的批评,我少了公益心,没有奉献精神。得我很不服气,内心打着结,在心里反抗我原来不是这样的,所以只能保持沉默。
导师又语重心长地:“人家那么看好你,你肯定行,不用太谦虚。也不是白浪费你的学习时间,讲课跟表演是同门艺术,你这次能演好,结业打分可以加分,讲师级别也可以提升,你们不远千里而来进修,不就是为了提升讲师的级别吗?你的综合素质那么好,到时能夺得金牌讲师的殊荣也未可知……再,这次也是临时顶替,演好中秋和国庆两个晚会,等受赡学子康复回来,你就自由回归了,读你自己喜欢的书。”
导师的鼓励开导和命令,我已无力再拒,黔驴技穷,只能答应下来。导师马上递给我一个剧本台词,叫我抓紧时间熟悉,看来他们都是势在必得,早知道就不要费那么多劲那么多理由了,反正结果都是一样。所以只能乖乖接下剧本台词回教室上课去了。
临走时导师又补充一句,时间比较紧,这几下午跟晚上都要排练,会辛苦一点,先有个心理准备。我点头挥手就离开了。
午饭后回宿舍,都不敢午休,已经答应下来的事情就要尽量做好。我马上打开剧本,从头到尾阅一遍,跟以前看戏记下的唱词差不多,我标出祝英台的台词,重复背熟,我对文字的记性是超强的,讲专题从不带稿子,诗词歌赋信手拈来,这是大家公认的强项。几之内熟悉这个剧本不是难事,而且演戏的台词要比讲专题好记,有音乐带动,还有搭档配合,我想主要功夫要放在唱腔上。
我开始练习唱腔,拉长声音喊着:“梁兄……”
自己都捂着嘴偷笑,感觉声音还很甜美,这一声梁兄还真动听。我从对很多剧种感兴趣,包括潮剧越剧和黄梅戏。
我按剧本提示,还有以前记下的越剧梁祝的唱腔,模仿练唱剧本里的唱段,我反复地练习着,练了一个多时,慢慢从唱腔里找到感觉。最后休息了十分钟,上课的预备钟声响了。
下午两节课后收拾课本还没走出教室,艺术班的两位学子已堵在门口,还怕我跑了不成?见面时自我介绍,是来领我一道过去的,还伸出手想握手,我抱着书本行了个古典的礼,他们收回手也回了个同样的礼。
一起来到万松书院,教导老师跟学子们都很热情的欢迎我,我也施了一个深深的礼。寒暄一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