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距离府城并不算远,便是只用鹞鹰,一时间绰绰有余,甚至根本用不到。
此时发出,大概明日便能得到回信,他在信中也了,可先在清云县做试点,若是效果达到预期,再成定例,如此便能再次减少几分阻力,便是果真对此策心有不满者,也很难什么了!
毕竟他又没,立刻就要将此策定为永例,而是先试试,看看效果如何。
便是最后不成,清云县的药材出了问题,虽然会蒙受一部分损失,让府城的药材产收出现空缺,但依旧还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毕竟黑山府也不是没出现过灾害,前些年发生蝗灾之时,蝗虫可不管你是药材还是粮食,它们甚至连人都吃,荤素不忌,过处寸草不生。
而现在只不过是一县而已,撑个一年不难的。
写完信之后,许道开始查看清云县地图,清云县共计药山十九座,散田数万,合计二十八万余亩。另有耕地五十一万余亩。
耕地不归尚医局管,那是清吏司的差事。清吏司兼有劝农之责,其实以前也是有劝农司的,不过加上劝农司便是七司一局,多有冗余,于地方不利,因而此事便划归于清吏司。
至于药田,那就是尚医局的差事了,也是他来簇的主要任务。
他需要在半月之内,厘清县中药田数量,估测药材产量,确定药田是否存在隐患和漏洞,确保药材能够按时产出。
这可不是一件事,而他能找到的帮手,只有县城尚医局的所有官吏。
清云县尚医局有医官一百三十三人,吏员八百六十七人,合计一千人整。
其他州县,其实也差不多是这个数目。除开洋和县,洋和县那地方,几乎没什么药田,医官与吏员加起来也不过一百来人,其中差距可想而知。
一千人想要厘清数十万亩药田,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尚医局虽然只给出了半个月的时间,但你若是半个月内做不完,那就只能继续往上加,他们倒也不是非得你半月之内完成,也不会半月之内完不成会降下什么责罚。而是不管你花多长时间,你都必须完成。
你要是够快,半个月不到就完成了,只要你有把握,完全也可以回府城复命。
其实怪不得别人,只能怪许道自己,因为清云县本就是黑山府辖下最主要的药材生产地之一。只比府城直辖药田,少一些。
府城直辖药田,倒是不关许道什么事,一般都是有王老带人亲自厘定。毕竟那是根基,一但下面州县的药材出现问题,府城直辖药田虽然产出依旧远远不够,但至少能够保住基本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