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武举的说法,本就是权宜之计,就算以后再次举行武举,也是要间隔数年,再举行武举。
按照怀真帝的设想,武举每八年举行一次为最佳。
哪曾想,第二年太子就在大殿之上提出,再次举行武举之事宜,并且极力要求先帝,把此事交由他去办。
听闻此消息之后,怀真帝在大殿之上反驳太子此举。
治国,需要的是文人,安邦需要的是武将。
在朝中的各个职务之中,用到的更多的是文人,而非武夫。
虽说一两次武举吸纳武者朝廷还是能够吸纳,朝中武者一旦多起来,必定会影响社稷。
就这样,怀真帝当着朝中大臣的面,把接连举行武举的弊端一一阐述出来。
在怀真帝自己看来,自己的行为是为了大齐的江山社稷。
而在东宫太子看来,对方就是当众打他的脸,当着所有人的面,要和自己争夺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