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到大二大三开始主演,扛起十几人的戏剧作,渐渐的在专业圈中打磨简历;各大影视公司将会来科班挑人,大型一些的学校公演剧,底下往往坐满选材的公司代表;他们对话剧出彩的年轻人更为青睐,公演成功后,演员会得到一份或者数份不大的角色邀约,以及绑定的不同级别的经纪约;成功进入剧组,并出演角色后,大约在二十一,二十二的年纪,正式出道。
这条路很美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走上;随着风向转变,许多素人通过海选,节目,或者某一讨彩的配角一夜成名,传统的升级路线因为不能速速开挂,也渐渐的为人看轻。
——我们班,就有整日见不着人影的方同学。他恐怕是瞧不上这些角色了。
他的影子继续跟着他,白羽伸开腿大跨了一步,但影子的步伐又比他大得多,蔓延到便利店的台阶,遮不住的暖空气扑面而来。这时候,肚子发出一阵悲鸣的低颤音,白羽猛地想起自早上食堂喝了碗稀饭,至今还没为肠胃兄弟进贡些许,闷着头进去。
新人演员话语权不高,排练一整天,虽然大部分时候都在等戏,作背景,也不敢真的溜出去吃饭。
“合计是75块5……”
“好的。”
扫荡一通,找分量够的面包,以及不同零食,随便对付一阵了。
出来仍在想工作的事。
他排练的戏剧是《老顽固》,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原著改编,算是有盛名,但在法国本土卖的不好;不知怎的,前几年被保利引入到国内,攒齐班子试图巡演卖票,水土不服,果然扑街;师生们之所以演,倒不是爱上了法国艺术,而是冷门戏容易出成绩,像是《雷雨》,《猫》这些珠玉在前的,辛苦排大半年,可能落得不及格的评判。
《雷雨》人艺版,朱林(女儿国国王),濮纯昕(英雄无悔),郑荣(西游记)……
《雷雨》学生排练的,比如海青版本,邓朝版本……
何必自取其辱呢?
京影,沪戏每年的毕业戏都是《雷雨》——那是人家不靠戏剧打招牌。但央戏就不一样了,就是要靠戏剧生打天下:09届招进来的32位同学,16个学戏剧,16个学音乐剧——其实也是在学表演,不给这些人别出心裁的本子好出头,便只能去社会灵活就业了。
学校大门到大一的男生寝室,要经过居中的操场和连片的篮球场地。
没有接到工作,待灵活就业的同学,闲余时间,除了谈恋爱,就是在这些地方挥洒精力。
“砰砰~”篮球拍打的声音。
“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