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戏要有酒精管制、道具制作要顾及到后期特效、设备机械故障要短时间内解决,不同组别的人员有指导手册……是立体拍摄的,总而言之,同时有很多人在正确的场合,做正确的事,彼此间相互合作又不发生妨碍。”
“这样的解释还是太多,”方沂把汽水递给教练,踩一脚油门,越过了郭凡。
“郭凡,你想想现代汽车是怎么制造出来的,我们屁股底下这辆车啊……”
为了听清楚他即将说的话,郭凡只好也跟着猛踩油门,两人在狭窄的赛道中交错并行。但方沂之后不提这一茬了,而是继续练卡丁车,郭凡只能一直在心里想这车到底代表了什么答案。
教练随时在记录他们的练车成绩,这一组结束后,方沂让教练把那张表拿过来,接着又拿给郭凡。
显然,经过训练后,同样的线路,他们的圈速和最高速都在迅速提高,一直到当前水平的最高为止,不再增加。
郭凡不知为何,恍然大悟:“标准化?”
方沂点点头,“是的,标准化。”
第426章金鸡奖(一)】
标准化又是什么?
方沂之后没有直接给出定义,而是给出反例,他问郭凡:
“王京拍摄过一部科幻片《机器侠》,宣传的时候对标《变形金刚》,而实质上拍摄期间没有给后期制作留有余地,特戏团队最后用三个月时间赶工完成特技……”
郭凡直接就说,“这不是工业化。方导,就算《机器侠》的特效堪比好莱坞,也不是工业化。它根本没有摸到门路……他不如你也不如我。”
“那么,张一谋呢?张一谋拍《黄金甲》的时候,拍摄殿前厮杀那一幕,我听说一场戏动用了300万盆菊花,铺满13万平方尺的花海,铺露天长廊的红、蓝色地毡长达几百米……比我们至今拍过的任何场景都要更花钱。”
郭凡继续道:“更不是。”
“你凭什么这么说?大场面,大制作,中式古装大片,张又是国家级导演,这哪里不算?”
“我不是要……我不是敢批评张一谋导演,但是让我来造一个金字塔,我会想办法调用大型机械,用软件分析应力结构;而不是征用二十万民夫,给他们发精钢制作的小推车,日复一日的垒沙土。”
“你怎么都敢批评张一谋了?郭凡,我恐怕不敢这么说呀。”
郭凡的话掷地有声,“我知道你意思了,张导已经老派里最愿学习,最不迂腐的,但他也有力大砖飞的惯性思维……更何况其他人,何况那些拍一部电影要建一座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