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首相公儿”,引得许多落第举子共鸣。
更有甚者。
称自己曾遭胥吏宦官威胁索贿:若不交常例,不能保证你考上,但能保证你一定考不上。
……
紧接着。
此诗便传到了禁中、内阁与京师的各个衙门。
沈念知晓后,面色凝重。
此人整出一个“假登科录”或许是冲动而为,但又整出一首“题壁诗”,明显是要与朝廷对着干了。
他完全是不要命了!
……
近午时,文华殿内。
小万历在数名科道官的奏疏中,看到了这首题壁诗。
科道言官们称“假登科录”与“题壁诗”在民间造成的恶劣影响甚大,谣言四起,很多读书人都认为当下的科举是权贵子弟的青云梯,而寒门寒士十试九黜。
他无比气愤地说道:“我朝科举真有如此多的弊端吗?书生士子们不相信朝廷,竟会相信这样的谣言!”
一旁。
沈念还未曾搭话,冯保便道:“陛下,这定然是某个寒酸书生因落第而怨恨朝廷,故而散布谣言,只要能抓到他,审查出他如此做的原因,此事自然能很快平息!”
沈念张了张嘴,并未开口说话。
假登科录与题壁诗确实是造谣,因为事实尚未发生。
但能在民间引起如此巨大的舆论且使得许多读书人产生共鸣,问题还是出在朝廷身上。
沈念在隆庆五年参加会试时,便遭受到南京一些宦官胥吏的刁难,索要常例。
若不给,他们甚至能在考试时,进行刁难。
当年,沈念的父亲也是出了常例钱的。
外加官场中有许多宦官胥吏打着朝廷的名义骗人称能偷出考题,导致很多书生士子认为,朝廷会操控科举,鬻题给一些权贵子弟。
而最爱做此等事情的,便是禁中的宦官。
此刻。
沈念若当着冯保的面儿讲宦官通过科举敛财,没有任何证据,冯保肯定不满,故而沈念选择沉默不语。
至于科举的公正性。
在沈念眼里,当下的科举还是相对公正的,不然他不可能在无权无势下能中进士,且成为了一名庶吉士。
不过,若今年是张四维任主考官。
张嗣修与吕兴周的考绩若还不错的情况下,被点为一甲的可能性非常大。
毕竟,当下的考题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此二人的身份,确实会对他们的考绩产生巨大的影响。
小万历想了想,看向冯保,道:“编造谣言,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