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武将地位,又怕世家和文官不满,故而在安西都护府试行新政,将军政分开。
即便不成,也有回旋余地。
周典喝完茶水,道:“郭熙之乱,死了几十万精壮,如今百废待兴,男子都在着力春耕放牧,把他们放入军伍,谁去干农活?”
尉迟绪笑道:“没了青壮劳力,那不是还有老人和女子吗?春耕是大事,募兵更是大事,西边防线要是不放二十万悍卒,圣人能睡得着觉吗?”
周典缓缓道:“老人和女子,耕不了那么多田地,不知尉迟将军想募多少兵卒?”
尉迟绪伸出大手,“夏季五万,秋季五万,冬季五万,来年再募十万,凑够四十万之数,京城贵人才能高枕无忧。”
周典默不作声,一口接一口喝茶,直至茶壶空荡,才沉声道:“将军的意思,今年要失去十几万劳力,多了十几万张吃饭的嘴。”
尉迟绪摊手道:“江山稳固为重,我也没辙。”
周典面色凝重道:“如果给尉迟将军四十万大军,能抵挡住骠月铁骑吗?”
尉迟绪迟疑片刻,放言道:“四十万,没问题,不管谁来,都要打的他们落花流水!”
周典看了他一眼,神色复杂,“我在北策军十几年,深知军伍里玄妙,守起城来,四十万新军,尚不如十万老卒,尉迟将军就这么自信,不把蛮子放在眼里?”
被嘲讽一番,尉迟绪面不改色心不跳,坦然道:“周大人此言差矣,谁入伍时不是新军?谁都可以变成老卒,得看操练士卒的本事如何,有的需要一年半载即可,有的十年八年照样练出一些废柴。”
周典冷声道:“赵大都护曾经过,北策军十年成才,按照尉迟将军的意思,我就是不成器的废柴,难道他老人家的练兵技巧,远不如你?”
北策军出来的爷们,将忠义放在首位,听到对方为了吹牛,无意讥讽到曾经主帅,周典没必要给他好脸色。当初萧文睿参过赵之佛一本,周典暗自记在心中,流放时,曾经踹过三朝老臣,朱紫袍匠他都敢动粗,更别新来的下属。
察觉势头不对,尉迟绪脸色一变,辩解道:“我可没诋毁赵大都护,是你自己揽过去的,再对成才的标准不一,有的会挽弓射箭变换阵形叫成才,有的成为百刃将领叫做成才,不可胡乱对比。”
二人话不投机,气氛顿时僵住。
周典摁住心火,沉声道:“无论如何,募兵都要放在春耕之后,尉迟将军若是不满,可以写折子上书凤阁,究竟募兵在先还是春耕在先,由中书省定夺。”
尉迟绪突然笑容满面,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