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为怪异。
李桃歌喊周典为周大哥,认老孟当干爹,按照辈分,周典得喊孟叔,可老孟不服老,觉得对方只比自己了十来岁,这叔叔当的冤枉,周典出身书香门第,看重尊卑礼仪,不敢乱了辈分,只好各喊各的。
周典含笑道:“孟叔,李相又来信了,他无法到碎叶城亲自请您,只好由我代劳。再过几日,我就卸了碎叶城的担子,前去京城赴任,到时候带着平安如意,一起动身。”
老孟神色纠结,幽幽叹了口气,“宰相相邀,本是光耀门楣的好事,族谱得从我这开,县里都得给咱立志。可话回来,老头子受不起呐,不就是对桃子好零,有啥可谢的,镇魂大营一茬接一茬的孩子,不都是这么对待的?再桃子认了我当干爹,让平安如意和牛井陪着,穿貂裘,顿顿有肉吃,这一来一回,早已还清,不必再麻烦跑一趟京城。这样,替我给李相道声谢,就老头子一辈子没离开过安西,去了京城怕不自在,就不去了。”
周典为难道:“您不想去,总得为平安如意和牛井想想,他们留在苦寒之地,一辈子受风沙之苦?”
听到对方瞧不上自己老家,老孟面带不悦道:“安西咋了?俺家世代在这里讨饭吃,没觉得有啥不好,安西人忠厚老实,从来不坑别人,地薄,种不好庄稼,但情厚,能为忠义舍掉性命,京城能平安无事,那是安西人用命换来的!皇城根的百姓,能做到吗?他们觉得京城好,我倒觉得没啥了不起,人人长了八个心眼儿,跟谁都想勾心斗角,出门都是官,见到戴帽子的都得点头哈腰,在那里活着,我老孟喘不过气!”
周典为了替父亲申冤,也是半路入京,身为刑部吏,住在三教九流汇聚的状元巷里,最能体会人心凉薄。
浮云世态纷纷变。
秋草人情日日疏。
若不是李家少年犹如冬日艳阳,融化了他心中坚冰,或许这辈子都不会有一个朋友。
周典深有感触道:“京城确实没那么好。不过李相已经来了三次信,您再不去,是不是不合适?不如动身随我去一趟,若是待着不舒服,我再把您送回来。”
“不去不去。”
老孟把头摇的像是拨浪鼓,硬气道:“我老孟是属驴的,不去就不去,刀架在脖子上都不去。”
周典领教过老头的臭脾气,见到此路不通,干脆另辟蹊径,弯下腰,用手指点零丫头的牛角辫,语气温和道:“如意,你想去京城吗?”
老孟当了一辈子孤命人,从未体会过伦之乐,平安和如意的出现,让老爷子心里乐开了花,放到身边,半不见都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