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材听到这话,心中微微一动。他早就知道忽必烈有意招揽自己,但一直没有明确表态。如今,忽必烈这番话,显然是在暗示他,窝阔台一脉已经不值得追随,而忽必烈才是真正有远见的人。
他叹了一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哎,我自然是知道,窝阔台一脉都是些莽夫,不如你的远见卓识。只是奈何他们势大,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耶律楚材这话的巧妙,既表达了自己对窝阔台一脉的不满,又隐晦地表达了对忽必烈的期待。他知道,忽必烈既然来招揽自己,必然是有所图谋,而他也在试探忽必烈的诚意。
忽必烈闻言,心中暗喜。他知道,耶律楚材已经动摇了。他走到主位上,拿起几人刚才没有喝完的马奶酒,饮了一口,随后道:“耶律叔叔,不知道您如何看待这下大势?我指的是蒙古人和宋人之间的关系。”
耶律楚材见忽必烈喝了马奶酒,心中更加确定忽必烈是真心来招揽自己。他知道,忽必烈此举是在向他表明,自己绝对信任他耶律一家。于是,他也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随后答道:“当今下,蒙古人如日中,宋庭疲敝不堪,昏庸当道,宋庭不及蒙古也。”
完这话,耶律楚材却不再多言,只是静静地看着忽必烈,等待他的回应。
忽必烈微微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仅此而已?”
耶律楚材见状,心中暗笑。他知道,忽必烈这是在试探自己的见识,于是反问道:“如此,也不完全如此。我倒是想听听四王爷对这下大事的看法。”
耶律楚材这时的“四王爷”是尊称,虽然托雷一脉的几个儿子都还没有称王,但窝阔台一脉的几个已经开始称王,耶律楚材便也这样称呼忽必烈,算是对他的一个恭维。
忽必烈心知这是耶律楚材在试探自己,看看自己有多少斤两,来判断是否值得他跟随。毕竟,跟随自己对他耶律楚材来,是一次大冒险。他故作沉思,片刻后答道:“当今大势虽是宋弱蒙强,但蒙古人没有完整的生产力链条,只会靠掠夺,以战养战。若是以此夺下,尚可;若是以此治下,则不可。要想治理下,还得用汉饶方法,用汉饶能人。”
耶律楚材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点零头,道:“四王爷果然不凡。但老夫还想知道,四王爷要如何去争这下?”
忽必烈摇了摇头,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深意:“我没想争这下。自古战争只会带来痛苦,而不是幸福。”
耶律楚材听到这话,眉头微微皱起。他本以为忽必烈会叙述一番雄心壮志,却没想到他这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