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卫城后续物资补给的计划,主要是针对城内房屋重建以及城墙需要的建筑材料的商讨。
穆念慈踏着夜色,走出蒙古包时,一阵凉风扑面而来,带着草原夜晚特有的寒意。她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帐篷,心里仍有些不放心郭芙和沙雕两个“醉倒”的孩子。尤其是郭芙,对她穆念慈如同自己女儿一般,若真有什么闪失,她如何对得起自己的好姐妹黄蓉?
回想起刚才忽必烈派人传唤她时,那下人表情平静,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并未透露出什么异样。
穆念慈虽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但也知道,这么大的营地中,忽必烈必然不会对她贸然动手。更何况,在宴会上,双方本就已经开始讨论卫城重建的物资问题,忽必烈选择这个时候进一步商讨,也合乎情理。
“再谨慎一些吧。” 她心中暗自思忖,回头对杨康道:“两个孩子都交给你了,别让人靠近他们,尤其是醉酒的蒙古人。”
杨康点点头,叮嘱道:“放心吧,若有什么意外,立刻用响箭通知我。我随时赶来。”
穆念慈微微一笑,心里因为杨康的支持稍稍安定了一些。她知道,杨康虽然性格多疑,但从未在关键时刻让人失望。他留在这里,郭芙和沙雕便无虞。
走出蒙古包后,那位负责传唤她的蒙古下人已经等候在门外。他恭敬地向穆念慈行了一礼,然后做了个“请”的手势。
“王妃,请随我来。”
穆念慈点零头,没多言,跟着下人一路往前走。然而,走了没多久,她便察觉到一些不对劲。
这条路,显然不是通往忽必烈大帐的方向。
她在宴会时曾远远瞥见过忽必烈的营帐,位于整个营地的中心位置,而此刻,她却发现自己正被引向营地的外缘。
夜色下的营地显得格外静谧,营帐之间的火把映照着长长的阴影,几个巡逻的蒙古士兵低声交谈着,偶尔传来几声马匹的嘶鸣。穆念慈脚步轻快,但心中却越来越警惕。
她停下脚步,冷声问道:“你们王爷怎么会在城外?他去城外干什么?”
那蒙古下人转过身,面无表情地答道:“王爷去审查黄河的水情了。卫城离黄河太近,他担心黄河泛滥会威胁城池,想请王妃一同看看,能否想到规避的方法。”
穆念慈闻言,眉头微皱,但很快又舒展开来。忽必烈的这番理由似乎合情合理,黄河确实是卫城的然威胁之一,尤其是在重建之初,考察水情并非多此一举。
然而,这大晚上的考察水情,终究显得有些奇怪。穆念慈低头思索片刻,最终还是没有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