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大概就是电费和取暖费的价格没有大幅度上涨,但各处管网的后续维护费用也在迅速攀升。很明显,持续不断的低温还是对基础设施造成了一定损害,各大城市都不约而同的加快了地下管廊的建设。
*
市面上的各类粮食都rou眼可见的减少了,而且价格也变得更贵了。
毕竟眼看时间已经进入了四月,南方地区的气温仍然徘徊在零下十度左右,这个温度种植耐寒、喜寒的作物或许不错,自然界里也有一些动植物习惯于寒冷的气候。
但更多的植物并不适应这样的天气,再加上早前的洪涝灾害,几乎让年前9、10月份播种的冬小麦等粮食作物近乎绝收。
眼看时间进入四月份,以往这个时候,南方的早稻都要播种了,现在却迟迟无法进行。
没办法,水稻秧苗很怕冻,白天的温度要控制在22~25度,夜间则要保持在10~15度,还要注意保温。水稻的生长温度界限在13度左右,当温度低于13度时,稻苗就会停止生长。低于0度时就会发生冻害,甚至被冻死。
水稻种植必须是在当天平均气温达到12度以上才行,如果种植期间气温忽高忽低,也会对水稻产生不利影响。
至于耐寒的马铃薯、甜菜、青稞、黑麦、小米等农作物虽然先天条件还算有优势,但也架不住地区气温远低于历史水平。哪怕白天的气温有所回升,可一到了晚间气温下降的更厉害,昼夜温差巨大,使得即便有后续补种的农作物也很难获得好收成。
后续的粮食补给希望渺茫,再加上各大城市逐渐实行粮食配给制,落到每个人头上的口粮都很有限,虽然饿不死,但想吃饱就得自己想办法。
一部分人选择离开城市,回到农村老家,建起温室大棚,靠着家里的几亩田地,勉强还能混个温饱。
但也有很多人留在城里,因为农业大楼的出现,一些单位开始招收具有种植经验的人员,来填补用人缺口。
芸芸众生都在为生存而奔波忙碌着,即便是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天灾,大家仍然怀抱希望,积极努力的生活着。
*
京市这边除了粮食实行配给制,其他的商品仍然是依照市场规律自由流通,但很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