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又看向旁边的杨光:
“没错吧,杨旅长?”
何书麟的目光扫过面前似乎很有默契的两个人,眼神中半是震惊半是迷茫。
通常在一型新装备到位之后,应该是由技术室先掌握到各种操作和维护保障细节,之后再向各旅进行传授。
如今上级领导和导弹旅长都是一副非常明白的样子,唯独他还被蒙在鼓里。
让他觉得自己似乎……
有点多余?
……
命令下达完成之后,何书麟赶紧带着技术团队重新投入工作,而毕大平则和杨光一起,绕着另一枚尚未进入检测的10号弹走了半圈,最后停在整流罩旁边。
“跟快舟一号还有些区别,对吧?”
杨光着看了一眼升降平台上泛着冷光的弹体,用战术手电照向弹体中段:
“三级火箭部分多了一层蜂窝状复合结构,长度接近原版东风31a而不是快舟一号甲,另外整流罩也不完全是快舟的设计,除此之外倒是没什么了。”
完又露出苦笑:
“话这种任务,其实应该可以早些通知到我们吧?”
毕大平却郑重地摇了摇头;
“有一些手续上的问题,一些批文是三前才刚刚补充完整的……军ei马上就要下发新的应急战备条令,还有一个不对外公开的《2008轨道防御白皮书……”
作为副师级干部,杨光还触及不到决策层的想法,但也通过这个文件的标题感受到其重要性。
于是没有在这个话题继续下去,而是问出了自己的最后一个疑问;
“首长,快舟一号已经执行了近十次成功的发射任务,这次的卫星为什么突然要由我们来负责发射?“
毕大平低头沉默了片刻,然后回答道:
“一方面是为了检验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你知道在最近,我国上空的gps信号出现过几次短暂的中断,如果不是双终赌北斗系统顶上,很有可能导致一些行动层面的混乱,这种情况下,上级必须考虑现有北斗卫星发生失效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国人习惯盯着我们的导弹发射车。”
“嗯?”
杨光敏锐地意识到了什么。
他似乎成为了一个更庞大计划中的一部分。
而毕大平接下来的回答则验证了他的猜想:
“当五角大楼的侦察卫星发现一枚东风31准备发射时,势必会把附近的大部分轨道侦察资源聚集在我们这里,就可以给北边另外一项任务争取到足够的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