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的身份,只是方便沈华筝在西北地区拥有一定的自主性,做决定的时候可以不受任何饶干扰。
同时也是为了震慑地方官员,要求他们遇事配合沈华筝。
景宁帝一直都很重视西北的土豆和蔬菜种植,肯定也很想第一时间知道这边的情况。
就算离京的时间,景宁帝和黄大人都没有明确的要求,可沈华筝还是要把这些写成报告,送到京城。
不管是试验田里的土豆的长势,还是后面的收成情况。还有接下来马上要开始的立体栽种,全都得详细地记录下来,写成一份报告,送到京城。
除了给京城的送去的报告之外,沈华筝自己还会再记录一份。
当然,记录的方式和给朝廷的工作报告是不一样的。
她很重视自己的每一份工作经历,不管做了什么都会记录下来。
之前在京城的时候,不管是经营莲香斋,开酒楼和美食街,到后面到上林署任职。
每次做了什么重要的决定和布局,又或者是遇到什么重大的转折点,沈华筝都会记录下来。
用一些只有自己能够看懂的字体符号和记录方式。
平时没事的时候,沈华筝会看话本子打发时间。
有时候话本子看着没意思,她就会把自己的工作记录找出来,就像是看故事一样翻看自己的记录。
每次看着看着,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成就福
那些记录的存在,似乎都在证明她不是每日坐吃等睡。
至少是有做一些事情的,虽然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至少是实打实的工作。
京城的工作经历都记录了下来,西北的自然也不能落下。
到时候翻开记录本,她的成就感就又多了一份,也会再收获一份喜悦。
周瑛:“也好,那我们逛一逛就回来。这样你写报告的时间也充裕一些,不会太赶。”
她出身于周家,对官场上的事情多少有些了解,自然明白沈华筝这样做的用意。
朝廷一直都在关注各地的土豆推广种植情况,哪怕筝儿不上报立体种植一事,肯定也有其他人向朝廷汇报。
这个计划毕竟是筝儿想出来的,没人比她更了解整个方案。
万一汇报的人误解了方案里的其中某个步骤,或者漏了哪一步,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由筝儿来向景宁帝和朝廷汇报,再合适不过了。
周瑛看着沈华筝,眸光微暖。
若是筝儿的蔬菜种植计划能够在西北地区顺利地进行,这就是福泽百姓的大事,西北的命运从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