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提醒吴婶家既然都要收鸡蛋去镇上,何不如也抓抓鱼跟着一起去卖?
但在看到吴家的石磨和满院子的黄豆后,张惜悦就把做豆浆的事告诉了吴婶。
这大钊国黄豆都是庄稼人出门干活或者出远门炒着路上吃的,或者就是蒸煮熟了吃,哪里知道豆子可以磨豆浆。
张惜悦让吴婶头天晚上先舀几碗黄豆泡起来,第二天去叫自己,她来教吴婶做。
在吴婶问她哪里知道这些的时候,张惜悦就说是小姑母家里学的。还状似天真的把杜撰出来张雨晴说她是小福星的话说给吴婶听。
还说小姑母家里什么事她都知道,爹娘不知道。
吴婶一下明白了,难怪她去请教昕娘,昕娘什么也不懂,反而是这个小女娃娃啥子都懂。
吴婶心里那个乐,这哪里只是张雨晴家的小福星,这也是她吴家的小福星啊。
第二天,吴婶一大早起来,就悄悄遣大儿子吴柏文去把张惜悦找来。
在张惜悦的指导下煮出了一锅豆浆。
一斤黄豆磨出六斤豆浆,一斤豆浆差不多装三碗,一碗卖一文钱,六斤豆浆就是十八文,按一斤黄豆五文钱来计算,除去人工劳力不要钱,再除去豆浆里加的糖,也能赚十文钱左右。
这可比卖鸡蛋划算多了,但苍蝇再小也是肉,刚嗅到钱香的吴婶哪里肯放过一样。
她一边收鸡蛋一边磨豆浆,几天下来,就赚了一两银子。
这可羡煞了村里的一帮人。
当从孩子那里听到方法是张家出的之后,村里人对张家的态度就又好了几分。
只是当下是秋收忙季,加上光打一对大石磨就要不少本钱,许多人只能先顾好眼前。
这不,这边玉米还没麻完,那边就又要割草翻地种小麦了。
这一年村里种小麦的人尤其多,有的甚至把大半的地都用来种小麦。
不过这一点,正是张惜悦愿意看到的。那天她就是利用吴柏才把这件事再次散播出去。
只要村里人大量种小麦,明年就不用四处去收小麦来擀面条。
……
另一边,杨凯那里的擀面机也正式运转了。
听从了张惜悦的建议,杨凯把机灵的赵阿福调去新院子负责擀面条,店里另外招了个伙计来帮忙。
期间杨凯差徐富贵来请张惜悦去分钱,但张惜悦拒绝了,盈利的钱先给杨凯填他垫的一百三十两银子。
等到小麦种下,地里收回来的干草棚好,种庄稼的地才翻到一半,转眼到了十月底,到了挖番薯的时间。
当初张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