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那套所谓的“学术观点”,说破了并不高明、甚至是很愚蠢的,但作为提供给智商链底层蠢人的服务品,这么一套东西也够了。
汤久诚的“治疗矫正”,简单概括就是——宗教式的洗脑,结合驯兽式的操作。
首先,他将“网瘾”这个在医学上没有任何公认定义的名词,认定为一种疾病;然后用电刑的方式逼迫所有被送入自己中心的青少年承认自己患有网瘾;接着,还是以电刑为威胁,强迫“病人”遵守他定下的规定、认可他的观点……
这套玩意儿,跟当年十字军东征玩儿的套路差不多,就是“我已认定我这个神是唯一的,你信别的就该死,所以我为了正义过来把你三光了”这样一个形式。
那套东西他自己心里也不信,但你必须要认可,因为不认可,他就没法儿操作了。
那么怎么操作呢?就是电呗。
电击是一种典型的“负强化(即阴性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手段。
说这是“驯兽”,其实也不恰当,因为通常来说,训练动物更多的是用到“正强化”,或者是“正负结合”着用;用简单的例子来解释就是……做对了给吃的、做错了抽鞭子,以此形成一种条件反射。
但汤教授好像并不擅长使用正强化的方式,他只会玩电刑,毕竟……那管用嘛。
你让他自己躺在那儿被电,不承认有网瘾就不停,那他也会承认自己有网瘾的;只要电得到位,别说是网瘾了,让他承认自己是条狗也行啊,电一天还没认算我输。
当然了,光靠这种操作,他的中心、或者说“青少年行为矫正”这个行业是没法儿长久经营下去的;电击毕竟只是手段而已,手段是可变的,你今天玩电刑,明天可以玩水刑嘛……反正只要政府没来管怎么操作都行。
但是,一个行业要生存和延续,不能光有手段,最重要的是看市场需求。
如果说“娼”是一种建立在人类本能需求上的服务性行业,那么“网戒中心”就是一个供“教育失败者”停靠的港湾。
汤教授真正的高明之处,不在手段,而在这里——心理层面,他将本该由父母承担的责问,转嫁给了一个虚构的病症,转嫁给了网络、游戏商、乃至整个社会;生理层面,他用负强化手段把“病人”给改造完成了。
也就是说,消费者们把子女送入中心,即可撇清自己的责任,把子女领出中心时,则可得到想要的“成果”;最终便是心安理得、心满意足,告诉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