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出身,大羿末年文宗因妄图弑神而崩,幼帝登基,奸臣当道,天下大乱,郑尧正当少年,怀揣雄心壮志,正巧家中父母已亡,了无牵挂,便索性投了起义军,也跟着揭竿而起了。
他在军中文不成武不就,独有一手交友的好本事,上到起义军首领,下到炊事房伙夫,他都能与之称兄道弟,得众人喜爱。
乱世之中,勤王军、起义军众多,天天打来打去,也打不出个一二三来,只害了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郑尧每每行军到一处,便会见饿殍满地,狠心者易子而食。他为此痛心,常常辗转到深夜,苦思解决之道。
结束乱世,他有心无力,实在不是那块料。
赈济百姓,他只是个小小百夫长,左右不了粮草,所跟随的首领也军需紧张,不像那些丧尽天良的,屠戮百姓,烹食人肉,已算是好的了,又怎么能指望他自掏腰包救济那些杂草似的存在?
杂草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求生意志总是很强,等这阵子过了,就又会长出来。
人只靠杀,是杀不干净的。
郑尧自认不聪明,想不出更好的法子,只得求助一些心腹兄弟。有一个手艺人出身,据说曾在福禄天君跟前侍奉过的兄弟给他出了个主意,去盗墓,盗古墓,盗大墓。
郑尧大惊,不肯干这等遭雷劈的勾当。
这兄弟便说,百姓没有粮食吃,军中没有军费,不是因为天底下没有粮食了,而是因为那些坐拥粮山的人不肯放粮。
他们囤积的粮食多到可以倒进海里冲着玩,只是没有好处,他们不肯给出。
若郑尧能拿出令他们心动的金银或宝贝来,一个两个不答应,但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一个个找过去,总有一张嘴能撬开。有了粮食,首领都能换你来做,更何况其它?
只要你将大半粮食放在军中,少量粮食放给百姓,就能既堵了将士们的口,又救了百姓,得了民心。
切记不可把太多粮食放到民间,救命即可,勿要饱腹。否则不仅囤粮的人不饶你,百姓也要恨你,升米恩,斗米仇。
郑尧挣扎多日,最终按手艺人所说,求到了首领跟前,寻找能人异士,组建了一支百人左右的队伍。
为求平安,辟邪祟,这支队伍人人挂一小桃木剑,故见过的人便也都称其为桃木军。
据历史记载,郑尧便是靠这支桃木军发了家,一步步成为了大夏朝的开国皇帝。
但他当皇帝的时间不长。
他登基后不久,便被福禄观和多子神教的一篇檄文揭出了桃木军挖坟掘墓的行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