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好!”罗建华笑着道,又问到:“你带烟了嘛?”
“在家里不能抽烟吧?”徐勃犹豫的掏出烟道。
“没事,咱俩去露台上抽,她们闻不到。”
翁婿两人来到露台上抽烟,看着翠湖水面在灯光下的微波粼粼。
来春城过冬的红嘴海鸥时不时的低飞掠过湖面,数九寒冬的二九,号称四季如春的春城晚上气温也只有八九度,湖风轻轻拂过,夹杂着一丝夜晚的寒意。
深深地吸了一口烟,罗建华像是想起了过往的岁月,悠悠地:“这翠湖啊,多少年了还是这么美,看着就让人心静。二十三年前,我当时已经是昌贤县县委书记,来过一次滇西。”
知道岳父还有话,徐勃就没有接话,静静等着听下文。
“69年在赣西昌南师范学校读书的芳芳姑姑,响应国家支援边疆建设的号召,下乡来到玲西省沧临市凤临县。我家本就是贫下中农,就生活在农村,我大姐是不用下乡的,但是她政治觉悟高,带头响应国家号召,你姑姑当时受到了省市县三级革委会的表扬,还登上了报纸,70年我才有机会被推荐上了大学!”
或许是思绪跟着记忆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罗建华的话停顿了下来。
过了一会,罗建华才道:“徐,再来支烟。”
徐勃拿出一支烟给罗建华点上后,抬眼看到平常不怒自威的岳父此刻官气全无,就像一个寻常中年男人。
徐勃道:“爸爸,姑姑她回赣西了吗?”
罗建华猛吸了一口烟后,道:“没回。”
“姑姑在扎根滇西了吖,爸爸,姑姑现在哪个地市?我和芳芳抽出时间去看看她。”
“对,你姑姑扎根滇西了,长眠在这片红土地了!”
额,徐勃一听这话道:“对不起,爸爸,我不知道姑姑是这样的方式扎根在滇西省。”
“跟你有什么关系呢?是那个特殊时代造成的。”
“我第一听翠湖,是从你姑姑的信里读到的,那年她从家离开来到滇西的时候,刚过完春节,虽然已经是春季了,赣西的气还是和冬一样冷,她在信中写到滇西的气候温暖,提到了翠湖和过冬的红嘴鸥……”
翁婿两人一人一人听,两颗烟头的火光在夜色中一明一灭。
最后罗建华道:“你姑姑当年响应国家支援边疆的号召,满腔热情来到滇西,把生命留在了这片红土地,前段时间我去了一趟沧临市凤临县,那个县城除了修建了新的政府机关办大楼,其他和二十多前没什么太大变化。
“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当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