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就是个从底层爬起来的小县尉。
也是正是因为太普通,又没什么背景,皇帝行宫安保出现问题,谢温才会被赤麟卫拉出来扛雷。
三年前出事儿时,谢尽欢并不清楚具体细节,但斐济相当清楚。
行宫闹鬼案,起自靖宁五年三月,当时乾帝携宫嫔、太子,在御耕山按照祖训春耕,居于行宫。
三月初五夜,行宫忽然出现阴煞之气,不少宫蛾看到了鬼影,乾帝、妃嫔、太子、何国丈等皆受惊扰,但随行仙官没抓到元凶。
当时韩靖川带领赤麟卫在行宫值守,谢温则带着差役在御耕山下维持治安。
案发后,韩靖川肯定担主责,几番调查后无果,就指责是谢温饮酒误事,导致行宫后山出现纰漏,妖邪乘虚而入。
而谢温应该是被做局了,有几名差役指证其喝酒,还找到了证据。
然后主审的大理寺丞周明安,就推断谢温暗中勾结妖邪、意图刺驾。
这是诛九族的大罪,肯定不能拍脑袋判罚,大理寺卿、御史台、刑部主官,乃至直属上司府尹陈平,都以证据不足为由驳回。
而后周明安又说谢温玩忽职守,惊扰帝驾妃嫔,必须严判以儆效尤,当斩立决,不少人附议。
但大理寺卿侯继业,是京城有名的青天大老爷,依旧以证据不足为由驳回。
不过当夜喝没喝酒,有人证物证,谢温却没法自证,触犯了条例,诸多主官商议后,改判贬官瑞州南宁,乾帝允。
此案就此草草了结,行宫闹鬼的缘由,其实到今天都没查出来。
斐济知道谢温爱喝酒,但当晚具体有没有偷偷跑去喝两口,他真不清楚,只知道有一刻钟没瞧见谢温人。
谢温见只是贬官,也认罚没再辩驳。
结果斐济万万没想到,谢温父子离京不过几天,就在威州三岔岗全部遇难。
斐济知道这里面有问题,也想为兄弟一家报仇雪恨,但人微言轻根本没法查,只能通过各种渠道偷偷打听。
结果得知三岔岗只找到了些许尸块,没发现谢温父子、妖物踪迹,负责调查的千户、仙官,搜寻尸身无果后,定性为了‘遇到妖物力战殉职’。
事后朝廷还按照阵亡武官规格,追封了‘忠武校尉’,在城外的忠烈园立衣冠冢,和殉国武卒同享春秋祭祀。
这些事情,基本上都记载在卷宗上。
谢尽欢仔细看完后,觉得这案子办的稀里糊涂,必然有无形大手在其中干涉。
至于朝廷判罚,倒是没什么可说的。
毕竟有几名证人,说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