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委和县安监局联合组织的对与全县在建工程的安全大检查也拉开了序幕。
周南忙自己的事情,张大中则赶赴宁山镇上任。
对于这位名声不善的新领导,前副县长,马忠零等镇干部不敢怠慢,中午设宴为张大中接风。在众人的一片逢迎恭谨声中,张大中的情绪慢慢“恢复”了过来,取而代之的是浓烈的傲慢。
当然,对于周南的“愤恨”之情也更加浓烈。
因为知道周南跟张大中的关系不好,所以马忠零等人尽量不在张大中的面前提及周南和以前的工作,生怕会引起张大中的强烈反弹。
本来镇里的干部多数认为,虽然张大中的能力比不上周南,能量更是差得远,但只要他按照周南推进的工作思路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宁山镇的工作还是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但不料,张大中上任短短两三天时间,就几乎将周南在任时的一些工作思路和工作制度推倒重来。比如公务接待和公款报销制度,周南刚刚将宁山镇的公务接待和公费报销等制度梳理清楚构建完毕,施行了没有几个月,但张大中轻轻地一句话就让之成了一张废纸。
周南时期,严禁公款消费,严格控制公务接待,公费报销制度要有部门领导、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的三支笔一起签字才能报账,而且还要写清楚支出项目和资金走向;但张大中却指示,今后凡是公务报销,只需要他这个一把手和具体经手人两方签字就可以认可。
至于公务接待,更是不做限制,给每个单位和部门都分解下了一定的“接待指标”,而镇领导层面,更是按照级别进行了接待指标配置。
比如镇委书记张大中每月接待指标为1000元,镇长马忠零每月接待指标为500元,以此类推。镇领导中,最少的也有300多元的接待指标,当月“花”不了可以转移入下月。
这样一来,镇里不少普通干部倒是觉得张大中这人还不错,不像周南那样驭下严苛。可对于张志军这些镇领导来说,却只能是表面上沉默不语,背后里暗暗叫苦连天。
宁山镇虽然是中心城镇,但同样也是一个贫困镇,负债率很高。周南来了以后,通过开源节流和增值创收,镇里的经济状况大为好转,可远远还没有达到可以随意挥霍的地步。
按照张大中的这一套,整个宁山镇党委政府的整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