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人员又做了四次农用无人机实验,并且和另外两个村,有了妥善的合作,不过今天恰巧又是老地方高头村。
主要是高头村村长够热情,上次大江的人去的时候,又是送菜,又是送果子,还给几个大江的人张罗了一桌农家菜。
就差就着桌上的鸡骨头拜把子了。
这次村长也是咧着大笑脸,一早就在村口等免费劳动力……啊呸,是等自家兄弟!
看到泱妈的记者心里有些怵,赶紧回去换了件笔挺衬衫,因为他也有一个小采访。
这下他高低得拜个把子了……
拍摄团的人在做准备,小记者在化妆。
周瑞则坐在路边的树荫下,背稿子。
白晓莺坐在周瑞旁边,看着周瑞认真的样子,突然说道:“周总。”
“嗯?”
“你想好了么?”
“什么?”
“走到台前。”
周瑞抬头看了一眼对方,这姑娘表情上看不出什么偏向。
“其实吧,走到台前也是不得已,即便没有泱妈的事情,之前以外界对我的关注度,已经算走到台前了。”
“那些关注,都放在我个人身上……说实话,并不是我喜欢的方式。”
“反之,如果将这些关注,引导到‘无人机’上,则会减轻放在我‘个人’身上的压力,对那些真正涉及保密的信息,也算是一种保护。关注度可能无法消灭,但却可以引导。”
“引导到产品身上,引导到技术身上,用来助力无人机技术尽快铺开在社会面,也算是废物利用吧。”
举个例子,余大嘴出名吧?老婆是谁?有几段情史?家在哪里?
谁会关注?大家只关注他的产品,他的发布会,他的遥遥领先。
周瑞觉得这种程度的出名,他还是能接受的。
白晓莺见周瑞说的有趣,轻笑道:“别人求之不得的知名度,在你这是废物?”
几页纸的稿子,周瑞很快就记熟了,将稿纸放在一边:
“怎么说呢?有的人靠知名度才能做事,所以知名度是他们的本体,有些人做事之余获得了知名度,属于实打实的附属品。”
“当然,很可能会给你们的工作增加了难度,先提前道个歉。”
“这个周总放心,就像您说的,新情况也有新的工作方法,也许反而是好事呢,如果保密工作要靠压制目标来进行,那我们也太业余了。”
拍摄……即将开始……
第一个镜头,就是周瑞走在乡间小路,和小记者一问一答,讲解无人机的一些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