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病重,子女为母亲‘祭桥’;栓子爹娘拉我和余夫子认亲,保佑孩子平安健康;还有这里每一位请我喝水、吃饭的阿婆、阿爷……几位提及杨家的老人家,都说杨家不容易、杨家人很可怜。”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乡里乡亲的。可若是看破不说破,这事便也没了。”
余、周、陈三人一时都沉默了下来。
南茉却深吸一口气,指着远处在树影里露出一角的小院:“那里应该便是李家,我有没有猜对,看一看便知。”
事情的进展比预想的顺利。
四人到李家时,一个年轻男子穿着短褂,就在院子里劈柴。
没有刻意藏躲,但见有人来,转身就进了屋。
真相正如南茉和余成岁猜测的那般,李家收留的孤女,就是杨家失踪的儿子杨晨。
不过,也有些没料到的内情。
比如,杨晨的父亲杨建桥的死是意外,但也不全是意外。
“通桥”因年久失修,中间掉了几块石板,乡长便号召富户一起捐了些钱,组织壮丁去加固,杨建桥也是其中一人。
修桥时出了意外,杨建桥为了救乡民,不慎落水而亡。
杨建桥死后,家中两老先后病倒,本就不宽裕的家中雪上加霜。
所以,杨晨才谋划了自己失踪、躲避赋税之事。
第二千二百三十一章逃不逃税,与我何干?-魏紫风澹渊
他原本害怕被乡亲举报,谁知大家私下竟达成了莫名的默契:即便看见了杨晨,也当没看见。
乡长更是在统计户籍时,直接把杨家当绝户报了上去。
庄稼成熟时,要么自己来,要么托人来帮杨家收麦子。
去年,杨晨祖父病情恶化,也是乡长找了大夫来给老人家看病,改了原本药方里的几味药。
杨家、李家以及乡民们,就这么心照不宣地日复一日。
杨晨与李家大女儿有情,本是要结亲的,可如今这个局面,却不知如何做对正常的小夫妻。
李家七岁的小女儿可怜兮兮地看着陈亮等人:“你们是不是要抓杨哥哥走?求求你们,不要抓好不好?”
杨晨带走了孩子,故作镇定:“我知道总会有这么一天的,与其夜夜担心这一日何时到来,这样也好。按《云国律法》,逃避赋税受杖刑和徒刑,我愿意同几位去县衙认罪,但此事与我母亲和妹妹、还有李家无关,都是我一人过失。”
李家大女儿在一边哭了出来。
南茉、周骥四人面色有些复杂。
周骥先开了口:“我是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