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面安排了诸多程序意识。
日复一日的不断循环。
除了阿卿之外,所有人的意识每隔24小时便会被重置。
可现在……
他猛然发现,自己之前的猜测似乎全都错了。
大错特错。
“对了,赵教授,你能确定墓主人的生活年代吗?”
他深吸了一口气,再次看向了赵芸萱。
“这正是我们的工作。”
赵芸萱点了点头,拿出了另一份分析资料道:“我们根据各种文物的年代,初步判定应该墓主人应该是生活在春秋晚期,战国早期。”
顿了顿。
她又补充道:“再根据木牍上偶尔提及的几个历史事件,我们猜测,木牍应该是在公元前475年之477年这三年内所写的。”
“您刚才看的18号木牍,在公元前476年的二月朔日写下的。”
“公元前476年?”
林雪烟眨了眨眼睛,掐着手指算了起来:“距今的话,岂不是正好2500年整?”
赵芸萱愣了一下。
随后笑道:“你这么一算,倒还真是,恰好是2500年。”
“两千五百年。”
杨墨咽了咽口水,只感觉头皮发麻。
阿卿说过。
她在稷下学宫待了91万多天。
折算下来。
正好是2500年。
而根据他此前的推测。
那个幕后之人至今为止,帮助了华夏两次,第一次也正是2500年前!
“两千五百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喃喃着,越想越觉得心惊。
“两千五百年前?”
赵芸萱听到杨墨的自言自语,笑着说道:“两千五百年前,正是公元前476年,这一年发生的大事可不少。”
“在这一年,各国前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变法,发起了各种新式治国制度,奋发图强,国力攀升速度远超春秋时期。”
“在这一年,儒学的创始人孔子逝世,一个文化的时代就此终结。”
“在这一年,天下私塾逆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官办学堂,稷下学宫也在齐国应运而生。”
“在这一年,华夏彻底终结了腐朽落后的奴隶制,社会制度再次转型,朝着更为先进的封建制迈进。”
“在这一年,诸子学说诞生的数量最为惊人,百家争鸣的盛世达到了巅峰,奠定了如今恢弘璀璨的华夏文明。”
“在这一年……”
作为历史考古学的教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